[发明专利]一种基坑高稳定性支撑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8431.1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朝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街道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支撑 活动端头 基坑 高稳定性 支撑装置 钢围檩 固定端头 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一压力传感器 气动升降杆 活动安装 施工过程 施工事故 钢支撑 固定端 失稳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高稳定性支撑装置及方法,包括一种基坑高稳定性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钢围檩,所述第一钢围檩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端头,所述第一活动端头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端头,所述第一固定端头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主体支撑杆,所述第一主体支撑杆的右侧活动安装有第二主体支撑杆,所述第二主体支撑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二固定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活动端头,所述第二活动端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钢围檩。本发明通过第一主体支撑杆、第二主体支撑杆、第一压力传感器、气动升降杆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配合,解决了现有钢支撑稳定性差,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稳现象,从而导致施工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高稳定性支撑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主要有:排桩支护,桩撑、桩锚、排桩悬臂;地下连续墙支护,地连墙和支撑;水泥挡土墙;钢板桩:型钢桩横挡板支护,钢板桩支护;土钉墙(喷锚支护);逆作拱墙;原状土放坡;基坑内支撑;桩、墙加支撑系统;简单水平支撑;钢筋混凝土排桩等,现有钢支撑存在自重轻、安装和拆除方便、施工速度快、可以重复利用(环保、绿色)等优点,但相对与混凝土支撑相比存在稳定性差,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稳现象,从而导致施工事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坑高稳定性支撑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坑高稳定性支撑装置及方法,具有稳定性好的特点,解决了现有钢支撑稳定性差,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稳现象,从而导致施工事故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高稳定性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钢围檩,所述第一钢围檩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端头,所述第一活动端头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端头,所述第一固定端头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主体支撑杆,所述第一主体支撑杆的右侧活动安装有第二主体支撑杆,所述第二主体支撑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二固定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活动端头,所述第二活动端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钢围檩,所述第一主体支撑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动升降杆,所述气动升降杆的右侧贯穿第一主体支撑杆并延伸至第二主体支撑杆的内部,所述第一主体支撑杆和第二主体支撑杆的内部且对应气动升降杆的位置均开设有空腔,所述气动升降杆与第二主体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端头和第二活动端头的表面且对应第一固定端头和第二固定端的位置均焊接有三角托架,所述第一活动端头与第一固定端头之间以及第二固定端与第二活动端头之间均设置有钢楔。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端头与第一主体支撑杆之间以及第二主体支撑杆与第二固定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气动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顶部贯穿第一主体支撑杆并延伸至第一主体支撑杆的外部。
一种基坑高稳定性支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按工程图纸对支撑位置进行定位放线,当基坑开挖至支撑标高处,安装第一钢围檩和第二钢围檩,然后三角托架固定及焊接,然后对第一主体支撑杆和第二主体支撑杆进行拼接,拼接完成后,通过固定螺栓将第一固定端头与第一主体支撑杆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固定螺栓将第二主体支撑杆与第二固定端进行固定,安装完成后,施加预应力,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钢支撑受到的压力,从而对土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当土压力减小或基坑变形时,第一钢围檩与第二钢围檩之间的间距变大,通过气动伸缩杆伸长,对第一主体支撑杆和第二主体支撑杆进行支撑,保证基坑稳定性,通过在气动升降杆与第二主体支撑杆之间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监测土压力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围檩和第二钢围檩在安装完成后,在第一钢围檩和第二钢围檩上焊接钢垫箱或牛腿,钢垫箱或牛腿的斜面根据钢支撑的安装角度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朝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朝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8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型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坑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