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盖挖法地下大跨度结构换撑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3132.9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于振民;闫浩;伊容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挖法 地下 跨度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挖法地下大跨度结构换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地下大跨度结构的待施工区内施工顶撑于围护结构两侧之间的地下连续墙,同时在地下连续墙内预埋多个格构柱,格构柱的顶部与地下连续墙的顶部平齐设置;S2:施工地下一层的顶板,将地下一层的顶板和地下连续墙的顶部锚固连接,逆作法开挖土方至设定高度处,使得地下连续墙部分露出;S3:凿除地下连续墙露出土方的部分,并相应地露出地下连续墙内的格构柱;S4:继续开挖土方至地下一层的底板标高处,凿除地下连续墙露出土方的部分,并相应地露出格构柱;S5:施工地下一层的底板,同步施工地下一层的结构柱以支撑地下一层的顶板;以及S6:切除位于地下一层的顶板和地下一层的底板之间的格构柱,完成施工。本发明的工序少、工期短、速度快、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盖挖法地下大跨度结构换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结构施工存在如下工况:设置的地下连续墙将总层数为两层的地下主体结构与总层数为一层的地下附属结构分割,为使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之间相互贯通,需破除二者之间的地下连续墙,然后施工附属结构负一层底板和负一层结构柱。
现有技术中,在地下连续墙的破除过程中,砌筑构造柱作为顶板临时支撑,待主体的结构柱安装结束后,再拆除作为临时支撑的构造柱。但是该过程的工序繁杂、施工速度慢、安装精度低,顶板结构变形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盖挖法地下大跨度结构换撑的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换撑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挖法地下大跨度结构换撑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地下大跨度结构的待施工区内施工顶撑于围护结构两侧之间的地下连续墙,同时在所述地下连续墙内预埋多个格构柱,所述格构柱的顶部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顶部平齐设置;
S2:施工地下一层的顶板,将地下一层的顶板和地下连续墙的顶部锚固连接,逆作法开挖土方至设定高度处,使得所述地下连续墙部分露出;
S3:凿除所述地下连续墙露出土方的部分,并相应地露出所述地下连续墙内的格构柱;
S4:继续开挖土方至所述地下一层的底板标高处,凿除所述地下连续墙露出土方的部分,并相应地露出所述格构柱;
S5:施工地下一层的底板,同步施工地下一层的结构柱以支撑所述地下一层的顶板;以及
S6:切除位于所述地下一层的顶板和所述地下一层的底板之间的格构柱,完成施工。
本发明盖挖法地下大跨度结构换撑的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施工地下连续墙的过程中,将格构柱间隔预埋在地下连续墙内,将格构柱与地下连续墙结合在一起施工,节省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在凿除地下连续墙的过程中就能露出格构柱对顶板进行临时支撑,从而能够拆除作为支撑的地下连续墙并施工结构柱进行支撑。本施工方法具有工序少、工期短、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这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先砌筑构造柱再拆除的工序繁杂施工速度慢、安装精度低,顶板结构变形大的问题。本发明的结构柱安装后将格构柱切割回收循环利用,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盖挖法地下大跨度结构换撑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施工地下一层的顶板时,将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顶部部分置于所述地下一层的顶板的浇筑空间内。
本发明盖挖法地下大跨度结构换撑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施工所述地下一层的底板时,将所述地下一层的底板与所述地下连续墙上未凿除部分的顶部和对应的格构柱锚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3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