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触控光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2215.6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7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极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5 | 分类号: | G02B6/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黄良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弹片 行程开关组件 光开关组件 开关座 支架 触控开关 顶杆伸缩 工作平台 控制旋转 单光纤 双光纤 棱镜 光纤 活动连接有 控制继电器 驱动继电器 光准直器 活动连接 上下运动 光开关 触控 顶杆 抽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触控开关,包括行程开关组件以及通过行程开关组件控制的光开关组件,光开关组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光准直器,支架内设有继电器,继电器活动连接有继电器弹片,继电器弹片的顶部设有棱镜;所述行程开关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光开关组件的工作平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平台一侧的开关座,开关座内设有与继电器弹片活动连接的继电器顶杆,开关座上方设有用于驱动继电器顶杆伸缩以带动继电器弹片上下运动的门触控制旋转杆。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门触控开关采用门触控制旋转杆控制继电器顶杆伸缩以带动继电器弹片上下使得棱镜插入或抽出单光纤与双光纤直器之间,单光纤从与双光纤直器中的一个光纤对应转变为与另一个光纤对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输领域,特别是一种门触控开关。
背景技术
光开关分为机械式、磁光、MEMS几种,这几种开关都需要电控驱动。这几种开关要实现开关功能,必须有外加电源的情况才能实现开关功能,不能满足现在光网路传输户外配线架设备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光开关需要外加电源实现开关功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触控开关,无需电控制或手动控制,可以通过户外网络配线架的开门动作就可以实现光开关,关门就可以自动回复原位,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门触控开关,包括行程开关组件以及通过行程开关组件控制的光开关组件,光开关组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光准直器,支架内设有继电器,继电器活动连接有继电器弹片,继电器弹片的顶部设有棱镜;所述行程开关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光开关组件的工作平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平台一侧的开关座,开关座内设有与继电器弹片活动连接的继电器顶杆,开关座上方设有用于驱动继电器顶杆伸缩以带动继电器弹片上下运动的门触控制旋转杆;所述光准直器由一个单光纤以及双光纤直器进行耦合形成,继电器弹片受继电器顶杆驱动向上运动时,棱镜插入单光纤与双光纤直器之间。
优选地,所述开关座内设有供继电器顶杆安放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有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门触控开关,采用门触控制旋转杆控制继电器顶杆伸缩以带动继电器弹片上下使得棱镜插入或抽出单光纤与双光纤直器之间,单光纤从与双光纤直器中的一个光纤对应转变为与另一个光纤对应,这样无需电控制或手动控制,可以通过户外网络配线架的开门动作就可以实现光开关,关门就可以自动回复原位,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门触控开关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门触控开关中光开关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门触控开关中行程开关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门触控开关中光路切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图1至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门触控开关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该门触控开关包括行程开关组件10以及通过行程开关组件10控制的光开关组件20,这样无需电控制或手动控制,可以通过户外网络配线架的开门动作就可以实现光开关,关门就可以自动回复原位,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如图2所示,所述光开关组件20包括支架21,支架21上设有光准直器22,支架21内设有继电器23,继电器23活动连接有继电器弹片24,继电器弹片24的顶部设有棱镜25,所述光准直器由一个单光纤以及双光纤直器进行耦合形成,这样在无开门动作时,单光纤与双光纤直器中的一个光纤对应,实现P1→P3的光路,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极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北极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2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