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用于经编织物加工用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1153.7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其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万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7/00 | 分类号: | D06C7/00;D04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国红 |
地址: | 22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编织物 工用 加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用于经编织物加工用加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与加热筒,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一端设有筒盖,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有装置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上端靠近一侧处设有介质进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一端筒盖的外表面上方设有显示屏与操作按钮,所述加热筒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的内部中间,所述加热筒的外表面设有传热介质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专用于经编织物加工用加热装置,设有传热介质层、加热筒、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具有传热速度快、等温性好和热损耗少的优点,并能使经编织物快速加热至设定温度与湿度,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编织物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专用于经编织物加工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由一组或几组经纱在经编针织机上同时编织成圈、相互串套而成的针织物被称为经编织物,在经编织物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加热装置;现有的加热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的加热器在材料的导热性能、换热方式、传热效率、热利用率及烘干箱的保温效果等方面的不足,使得加热器的耗能相对较高,而且热能的利用率很低,造成能源浪费,传统的加热装置内部被加热材料传热慢,原因是因为比表面积小,而且传统的纺织经编织物加热装置只从温度判断加热是否完成,具有局限性,给加热装置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专用于经编织物加工用加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经编织物加工用加热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专用于经编织物加工用加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与加热筒,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一端设有筒盖,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有装置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上端靠近一侧处设有介质进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一端筒盖的外表面上方设有显示屏与操作按钮,所述加热筒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的内部中间,所述加热筒的外表面设有传热介质层,且传热介质层的外表面一端靠近上端位置处与介质进管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筒的外表面传热介质层的外表面一端靠近下端位置处设有介质出管,所述加热筒的外表面传热介质层的内部中间设有加热棒,所述加热筒的外表面传热介质层的外表面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加热筒的外表面一侧设有控制器,且控制器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内表面一端,所述加热筒的外表面一侧控制器的内部中间设有电机箱,所述加热筒的内表面一端设有旋转安装盘,所述加热筒的内表面一端旋转安装盘的外表面一端设有固定绕柱,且固定绕柱的外表面一侧设有插孔,所述加热筒的外表面传热介质层的外表面上端靠近一端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装置主体内表面靠近加热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固定绕柱的数量为三组,且固定绕柱在旋转安装盘的外表面一端呈等腰直角三角形排列,所述旋转安装盘的外表面另一端与电机箱之间设有转轴。
优选的,所述传热介质层与保温隔热层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环形,所述保温隔热层的外表面设有三角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加热棒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加热棒在传热介质层的内部中间呈线性分布。
优选的,所述介质进管外表面上端与介质出管的外表面一端均设有管帽,所述装置门的前端外表面设有设备锁,设备锁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有电机,所述控制器的内部中间设有电源,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机与加热棒的输入端均与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万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万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1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高弹性环保面料的印染系统及其工艺
- 下一篇:一种纺织用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