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0371.9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倪晨曦;夏昌;梁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润土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喷桩 固化剂 搅拌桩 粒化高炉矿渣 硅酸盐水泥 质量百分比 泥土搅拌 人造纤维 水泥用量 脱硫石膏 激发剂 生石灰 钠盐 固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该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的原料:硅酸盐水泥35‑40%;粒化高炉矿渣50‑55%;生石灰8‑20%;脱硫石膏5‑10%;钠盐激发剂1‑3%;以及人造纤维0.4‑0.8%。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泥土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时水泥用量多、强度低、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
背景技术
水泥土搅拌桩及旋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常用来加固饱和软弱粘土地基,通常采用水泥、粉煤灰等作为主要固化材料,采用干法或湿法进行固化,提高桩基的强度。但对水泥用量较大,成本较高,且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存在强度较低,成桩时间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泥土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时水泥用量多、强度低、成本高等缺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该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的原料:硅酸盐水泥35-40%;粒化高炉矿渣50-55%;生石灰8-20%;脱硫石膏5-10%;钠盐激发剂1-3%;以及人造纤维0.4-0.8%。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的原料:硅酸盐水泥35%;粒化高炉矿渣50%;生石灰8%;脱硫石膏5%;钠盐激发剂1.5%;以及人造纤维0.5%。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硅酸盐水泥为P.O 42.5R级硅酸盐水泥,该粒化高炉矿渣为S95级粒化高炉矿渣,该生石灰的氢氧化钙含量在90%以上,该脱硫石膏为二水硫酸钙,含量在93%以上,该钠盐激发剂为硅酸钠以及碳酸钠的混合物,且该硅酸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比例为1:1-1.5。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用于软弱地基加固处理,该软弱地基的场地由围海形成,且该软弱地基的淤泥层厚8-12m,天然含水率为60-70%,可溶盐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5%,有机质的重量百分比含量5%以上,该软弱地基的天然密度为1700kg/m3,且该软弱地基的软土颗粒直径≤80μm。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人造纤维为聚丙烯细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该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的原料:硅酸盐水泥45-55%;粉煤灰30-40%;碱渣10-15%;脱硫石膏4.5-10%;以及液体激发剂0.1-0.5%。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的原料:硅酸盐水泥55%;粉煤灰30%;碱渣10%;脱硫石膏4.5%;以及液体激发剂0.5%。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硅酸盐水泥为P.O 42.5R级硅酸盐水泥,该粉煤灰为F类II级粉煤灰,该碱渣为工业生产中制碱和碱处理过程中排放的碱性废渣,该脱硫石膏为二水硫酸钙,含量在93%以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搅拌桩及旋喷桩固化剂用于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该软弱地基的天然含水率为70%以上,易溶盐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3%,有机质的重量百分比含量10%以上,该软弱地基的软土颗粒直径≤80μm。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液体激发剂为三乙醇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少量激发剂激发固废以及原状土中的活性成分,共同参与水化反应增强其固化强度。而且加入的人造纤维本身为惰性材料,不影响其他材料的固化效果,并能提高抗裂,抗渗,抗冲击抗冻,抗老化等耐久性能,减少成本及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搅拌桩及旋喷桩强度,从整体上改善地下工程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润土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润土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03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