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应力变形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0211.4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8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代国忠;朱加;盛炎民;张亚兴;李书进;施维成;史贵才;李雄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填埋场 测试模型 应力变形 测试 测试组件 地下工程 生活垃圾处置 土压力传感器 钢筋测力计 变形测试 测试操作 防渗工程 分析计算 进水管路 实际工程 收集管路 预先安装 制作工艺 测斜管 应变计 构建 预设 装拆 污染防治 渗水 地下 制作 | ||
1.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应力变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a、构建防渗墙测试模型:
防渗墙测试模型包括防渗区(Ⅰ)和堆土区(Ⅱ),所述的防渗区(Ⅰ)和堆土区(Ⅱ)均布置于底座(1)上,所述的防渗区(Ⅰ)的中部通过模板在底座(1)上浇筑成型有防渗墙(14),所述的防渗墙(14)的墙内围成注水腔,防渗墙(14)的墙外由挡土侧板(2)围成堆土区(Ⅱ),所述的防渗墙(14)的墙内设有用于向注水腔内注水的进水管路(7),所述的防渗墙(14)的墙外设有用于收集墙外渗水的渗水收集管路(6);所述的防渗墙(14)的内部预装有测试组件,所述的测试组件包括钢筋测力计、应变计(10)、测斜管(11)和土压力传感器(12),所述的钢筋测力计和应变计(10)在防渗墙(14)的内部多点设置,所述的测斜管(11)多点竖直安装于防渗墙(14)的内部,所述的土压力传感器(12)分布于防渗墙(14)与堆土区(Ⅱ)相邻的外墙面上;
b、防渗墙模型变形测试:
b-1、在防渗墙(14)外侧的堆土区(Ⅱ)堆土,并通过进水管路(7)向防渗墙(14)内侧的注水腔内注水,设定注水高度及堆土高度;
b-2、通过测试组件对防渗墙(14)的应力、应变及变形进行测试,同时防渗墙(14)渗出的水通过渗水收集管路(6)排出;
b-3、将步骤b-2中测试组件得到的测试数据与ANSYS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应力变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槽壁板(13),所述的防渗墙(14)的浇筑模板包括内侧模板(3)、外侧模板(4)和模板支架(5),所述的内侧模板(3)和外侧模板(4)通过模板支架(5)沿着槽壁板(13)向上拼接安装;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a-1、在底座(1)的防渗区(Ⅰ)安装槽壁板(13)和模板支架(5),在底座(1)的堆土区(Ⅱ)外侧安装挡土侧板(2),并预先布置渗水收集管路(6)、进水管路(7)和测试组件;
a-2、沿着槽壁板(13)向上通过模板支架(5)安装内侧模板(3)和外侧模板(4),然后向内侧模板(3)和外侧模板(4)组成的回形空间内浇筑出防渗墙(14);
a-3、当所浇筑的防渗墙(14)龄期强度达到设计值之后,拆除内侧模板(3)和外侧模板(4)得到防渗墙(14),使预先布置的钢筋测力计、应变计(10)和测斜管(11)多点设置在防渗墙(14)的内部,土压力传感器(12)分布于防渗墙(14)与堆土区(Ⅱ)相邻的外墙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应力变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防渗墙(14)为“回”字形结构,所述的堆土区(Ⅱ)设于防渗墙(14)相邻侧边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应力变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底座(1)按照防渗区(Ⅰ)和堆土区(Ⅱ)分区拼接而成,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还设有底座支腿(1-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应力变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钢筋测力计由竖向安装的竖向受拉钢筋(8)连接两组应力计(9)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应力变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防渗墙(14)的每侧墙体内分别安装有两组钢筋测力计、三组应变计(10)和一至两组测斜管(11),两组相邻的钢筋测力计上的应力计(9)的安装位置相互错开,防渗墙(14)的同一侧墙体上的三组应变计(10)均通过水平受拉钢筋沿防渗墙(14)的高度方向固定布置,测斜管(11)与钢筋测力计的位置相互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应力变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土压力传感器(12)采用土压力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02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