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杜鹃的有机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49959.2 申请日: 2018-01-18
公开(公告)号: CN108207533A 公开(公告)日: 2018-06-29
发明(设计)人: 张宪忠 申请(专利权)人: 兰溪富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2/60 分类号: A01G22/60;A01G24/28;A01G24/27;A01G24/25;A01G24/22;A01G24/15;C05G3/00;A01N25/22;A01N43/38;A01N37/10;A01N43/12;A01N43/90;A01N37/40
代理公司: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代理人: 赵永强
地址: 321000 浙江省金华***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机栽培 杜鹃 扦插 有机基质 插穗 制备 腐熟农家肥 工农业生产 浸泡生根剂 后处理 保温保湿 营养物质 栽培成本 栽培基质 追肥 稻壳粉 甘蔗渣 松针层 珍珠岩 截取 堆沤 覆膜 母株 炭土 椰糠 幼苗 蛭石 废弃物 成活 消毒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杜鹃的有机栽培方法,包括:有机基质的制备、插穗制备、扦插、后处理,将炭土、蛭石、珍珠岩、一年以上生松针层、堆沤甘蔗渣、稻壳粉、腐熟农家肥、椰糠混合后粉碎制得有机基质,从追肥后的杜鹃母株上截取插穗,经消毒、浸泡生根剂溶液后进行扦插,扦插完成后覆膜保温保湿。有益效果为:有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选用工农业生产的废弃物作为栽培基质,不仅保护了环境,实现了变肥为宝,而且为杜鹃幼苗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降低了栽培成本,是一种易成活、易操作的杜鹃有机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杜鹃的栽培领域,尤其是涉及杜鹃的有机栽培方法。

技术背景

杜鹃,别名映山红、山鹃、满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目前我国广泛栽培的园艺品种分为东鹃、毛鹃、西鹃和夏鹃4个类型。而国内外商品盆花中最爱欢迎的是西鹃,又称西洋鹃,比利时杜鹃。其主要特征是体形矮壮,树冠紧密,习性娇嫩,怕晒怕冻。叶片厚实,深绿色,毛少,叶形有光叶、尖叶、扭叶、长叶与阔叶之分。花期4-5 月,花色和花瓣多种多样,多数为重瓣、复瓣、少有单瓣,花径6-8cm。杜鹃花分布很广,遍布于北半球寒温两带,海拔高度可由平地至5000m 高的峻岭之上,但以海拔3000m 处最为繁茂。由于地理种群的不同,对温度、光照的要求也不同,但总体来说,杜鹃花喜疏松、肥沃、透水与蓄水性强的土壤,要求土壤偏酸性,pH 值5-6,忌含石灰质的碱土和排水不良的黏质土壤,杜鹃花喜温凉而畏酷热,喜湿润而忌干燥,喜冬煦阳,畏夏烈日,为半阴性植物。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众号为CN 101884299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杜鹃适应北方气候生存的栽培方法,该发明方法中的基质采用从德国进口的草炭土Klasmann525#与珍珠岩混合而成,将杜鹃小苗种植于该混合基质中,浇水后喷洒矮壮素和高锰酸钾溶液,之后只浇灌清水或者含有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并且每个月喷洒一次矮壮素和高锰酸钾溶液。该发明方法中没有从生根阶段就让杜鹃幼苗适应基质,而是直接将杜鹃小苗直接种植于基质中,会造成小苗的不适应从而造成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杜鹃的有机栽培方法,本有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生根剂的生物学活性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持与发挥,生根情况较好,杜鹃的成活率较高。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杜鹃的有机栽培方法,包括:有机基质的制备、插穗制备、扦插、后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有机基质的制备:称取100-120份草炭土、20-30份蛭石、15-18份珍珠岩、40-50份一年以上生松针层、30-40份堆沤甘蔗渣、50-60份稻壳粉、70-80份腐熟农家肥、30-50份椰糠,混合均匀后粉碎,过10-20目筛,加水控制含水量30-35%,以2000-2500倍稀释的高锰酸钾消毒后平铺于扦插容器中,将扦插容器置于阴凉处;有机基质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同时土质疏松,而且土壤持水性较高,适合作为杜鹃扦插的有机基质;

插穗制备:截取插穗前15-30天,每隔3-5天对杜鹃母株施肥,选择半木质化或接近全木质化的软枝,枝条直径为0.5-0.8cm,截取插穗长度为6-8cm,顶部保留3-4片叶子,插穗下部剪为马蹄形,将插穗经2000-2500倍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然后将插穗浸泡入生根剂溶液中12-15秒即可进行扦插;对母株追肥有利于得到健壮的插穗,生根剂能够作用于细胞,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促进生根,提高生根质量与生根条数,提高扦插成活率;

扦插:取直径为1.0-1.5cm的木棒在扦插基质上捣坑,坑距4.0-6.0cm,坑深2.0-3.0cm,将插穗竖直放入坑中,以基质封闭后浇足水,在扦插容器上方搭建高度为60-80cm的拱棚,同时将扦插容器四周封闭,控制容器中温度为22-25℃,湿度为65-80%;以木棒捣坑后进行扦插可以防止基质划伤插穗表皮,保持扦插容器中的湿度与温度有助于促进幼苗生根,同时可以防止幼苗失水,提高扦插成功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溪富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兰溪富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9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