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CFG桩的素混凝土中后插特制钢筋的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8998.0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斌;梁春辉;潘映兵;王波;刘伟;姚聪琳;李沣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6 | 分类号: | E02D5/36;E02D3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71001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素混凝土 振动器 钻杆 施工工法 上端 钻孔 步骤实施 钢筋端头 空心钻杆 中心对准 螺旋钻 吊起 抗拔 抗浮 装设 混凝土 装配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CFG桩的素混凝土中后插特制钢筋的施工工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使用螺旋钻钻杆进行钻孔,钻孔达到设计的深度后停钻,然后缓慢提升钻杆,提升钻杆的同时通过空心钻杆压力注入素混凝土,直至钻杆完全提升出地面,素混凝土注入完毕,形成CFG桩;步骤2,给特制钢筋的上端装配有振动器;步骤3,将经步骤2装设振动器的特制钢筋吊起,使特制钢筋端头与步骤1形成的CFG桩的中心对准;步骤4,开启特制钢筋上端的振动器,同时使特制钢筋缓慢插入CFG桩混凝土内,直到特制钢筋插入到要求的深度,关闭振动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CFG桩施工工法无法提供抗浮抗拔能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CFG桩施工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CFG桩的素混凝土中后插特制钢筋的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CFG桩是一种螺旋钻钻孔,压力注入混凝土,在土中形成一定长度的素混凝土桩,其桩身混凝土内不配置钢筋,素混凝土桩与地基土共同承担建筑物的重力,是一种常用的复合地基。因为素混凝土桩内部不配置钢筋,故在工程领域,只能考虑其受压的承载能力,不能考虑其受拉的承载能力,当一个建筑物的地下室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建筑物的基础会受到向上的水浮力作用,如果向上的水浮力大于建筑物向下的重力,建筑物就会漂浮起来。这时需要在建筑物的基础下设置抗浮抗拔桩或者抗浮抗拔锚杆,用抗浮桩或抗浮锚杆来抵抗水浮力,保持建筑物的稳定;目前的CFG桩施工工法无法提供抗浮抗拔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CFG桩的素混凝土中后插特制钢筋的施工工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CFG桩施工工法无法提供抗浮抗拔能力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CFG桩的素混凝土中后插特制钢筋的施工工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使用螺旋钻钻杆进行钻孔,钻孔达到设计的深度后停钻,然后缓慢提升钻杆,提升钻杆的同时通过空心钻杆压力注入素混凝土,直至钻杆完全提升出地面,素混凝土注入完毕,形成CFG桩;
步骤2,给特制钢筋的上端装配有振动器;
步骤3,将经步骤2装设振动器的特制钢筋吊起,使特制钢筋端头与步骤1形成的CFG桩的中心对准;
步骤4,开启特制钢筋上端的振动器,同时使特制钢筋缓慢插入CFG桩混凝土内,直到特制钢筋插入到要求的深度,关闭振动器。
特制钢筋包括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至少3根钢筋,多根钢筋所围成圆周的内侧设置有与所有钢筋均固定连接的连接钢管,每个钢筋背离圆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钢筋。
多根钢筋下端弯折合并焊接为一体形成锥形头。
钢筋由3~5根钢筋并列焊接而成。
钢筋上端伸出CFG桩上表面0.5~1.0米。
连接钢管与钢筋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限位钢筋与钢筋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连接钢管沿钢筋长度每隔1.5~2.5米设置一道。
限位钢筋沿钢筋长度每隔1.5~2.5米设置一道。
限位钢筋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钢筋a,钢筋a的两端均连接有钢筋b,两个钢筋b呈“八”字分布,钢筋b远离钢筋a的一端连接有竖直设置有钢筋c,钢筋c与钢筋焊接固定。
振动器安装在钢筋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8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