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体浇筑式管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8756.1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尹贻超;郭兆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工艺 整体浇筑 管廊 综合管廊 浇筑 底板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过程 建筑施工技术 侧墙混凝土 施工缝处理 返修 底板垫层 防水施工 防水效果 施工成本 整体防水 漏水 返工 墙体 施工 混凝土 节约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整体浇筑式管廊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底板垫层,防水施工,底板混凝土浇筑,侧墙混凝土砼浇筑,墙体及顶板施工。本发明整体浇筑式管廊施工工艺能达到整体防水效果,确保浇筑后线形。混凝土浇筑过程施工缝处理规范,杜绝了施工后漏水的现象,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返修成本。综合管廊混凝土质量内实外光,防水效果明显,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综合管廊施工成本和后期返工费用以及机械使用费,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适合大范围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整体浇筑式管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的建设工程比较复杂,施工难点多。在以往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两次浇筑过程中施工缝处理不规范导致漏水现象严重,降低了防水效果,增加返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综合管廊的建设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整体浇筑式管廊施工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整体浇筑式管廊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底板垫层,防水施工,底板混凝土浇筑,侧墙混凝土砼浇筑,墙体及顶板施工。
具体来讲,包括如下步骤:
(1)底板垫层
为了保证底板垫层的防水效果,利用泵输送混凝土并且采用平板振捣机一次浇筑成型的方式铺设混凝土底板垫层;垫层模板采用1.0cm厚度竹胶模板,高度间距10m测设高程点,拉线控制,模板内外侧采用钢钻支挡。纵向直顺,拼缝处严密,粘贴透明胶;垫层施工前,应对基坑底清理,洒水湿润,为了保证管廊主体结构整体性,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底板混凝土入模采用汽车泵送的模式,通过侧墙模板导入,入模的塌落度控制在18~22cm。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站在由脚手架搭设的工作平台上进行底板混凝土的振捣及磨平施工 。
(2)防水施工
防水施工过程首先采用MBP-P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涂料铺设防水层,然后砌筑用于保护防水层的砖模;最后铺设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3)底板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入模采用汽车泵送的模式,通过侧墙模板导入,入模的塌落度为18~22cm,同时进行底板混凝土的振捣及磨平施工;
(4)侧墙混凝土砼浇筑
为了保证侧墙混凝土的密实性,采用分层浇筑方式进行侧墙砼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为40cm,墙体砼入模采用汽车泵送的方式,入模的塌落度为18~22cm,砼振捣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同时用木锤敲打墙身外模的模板;
(5)墙体及顶板施工
为了确保施工缝处的防水效果,需要进行墙体和顶板的施工过程,在浇筑完成并拆除模板之后,首先需要对墙体进行切缝、凿毛处理,在施工缝处模板内侧加方木,预留明缝,浇注完成后进行防水砂浆抹带处理,达到整体防水效果并防止了二次浇筑错台;
(6)清理养护
将施工处清理干净,混凝土初凝后在表面洒水并覆盖麻袋或土工布,施工区域封闭或者防护7-10天。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混凝土底板垫层材料为C15混凝土, 土质段设置15cm级配碎石+10cm厚混凝土,石质段设置20cm厚混凝土,混凝土底板垫层两侧均比底板宽10cm,采用泵送混凝土,所述步骤(2)中防水层厚度为2cm,材料是MBP-P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涂料,防水层两侧均比混凝土底板垫层宽25cm,保证底板与墙身的搭接,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为c20细石砼,厚度为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8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地下管廊的防烟气扩散系统
- 下一篇:盖挖法地下大跨度结构换撑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