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陷车自启车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7505.1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田勇鹏;张恒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C27/20 | 分类号: | B60C2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臂 陷车 气缸 支撑臂座 活塞杆 气缸座 车轮 轮辋 防滑轮胎 导槽 均布 外周 伸出 程度调节 控制气缸 轮轴位置 上下滑动 闭合 滑动 铰接 抬起 摩擦 调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陷车自启车轮,主要包括:防滑轮胎、支撑臂、气缸、轮辋、支撑臂座和气缸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轮胎固定在轮辋外周,气缸座固定在轮轴位置,5个相同的气缸均布在气缸座上,5个支撑臂座均布在轮辋外周,支撑臂一端铰接于支撑臂座,气缸的活塞杆另外一端在支撑臂内的导槽内部上下滑动。车辆陷车后,开启陷车自启车轮的气缸,气缸开始工作,活塞杆伸出,活塞杆一端在支撑臂导槽内滑动,支撑臂绕支撑臂座旋转,旋转角度可以通过控制气缸开启和闭合调控,根据陷车的严重程度调节活塞杆的伸出长度,从而使支撑臂抬起,加大车轮与路面的摩擦,达到陷车自启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复杂路面行驶的陷车自启车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气缸元件的陷车自启车轮,其特点是车辆陷车后通过开启气缸元件将支撑臂抬起,支撑臂起到加大车轮支撑直径和加大摩擦力的作用,从而达到自启目的。
背景技术
轮式车辆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在平坦的路面行驶时,其优点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但是,有时也需要应对复杂的行车路面,尤其是工程车辆和农用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时候,会遇到打滑甚至陷车现象,严重时将因此导致侧翻,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陷车现象的解决对轮式车辆的正常行车至关重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陷车自启车轮,车辆陷车发生后,通过开启自启车轮气缸,将支撑臂抬起,支撑臂抬起的角度越大,克服复杂路面能力越强,通过支撑臂与陷车路面的支持和摩擦轮胎达到自启目的。
发明内容
通过开启陷车自启车轮的气缸,气缸活塞杆伸出一定长度,活塞杆在支撑臂导轨槽内滑动,支撑臂绕支点旋转,从而支撑臂随着活塞杆的伸出而抬起,增大了轮胎直径和与路面的摩擦,达到陷车自启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陷车自启车轮,主要包括:防滑轮胎1、支撑臂2、气缸3、轮辋4、支撑臂座5和气缸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轮胎1固定在轮辋4外周,气缸座6固定在轮轴位置,5个相同的气缸3均布在气缸座6上,5个支撑臂座5均布在轮辋4外周,支撑臂2一端铰接于支撑臂座5,气缸3的活塞杆另外一端在支撑臂2内的导槽内部上下滑动。
上述的一种陷车自启车轮,支撑臂2、支撑臂座5和气缸3配套使用,且均布在轮辋4外周,支撑臂2的导槽限制气缸3的活塞杆运动,活塞杆的伸缩运动通过支撑臂座5与支撑臂2的铰接转化为支撑臂2绕支点的圆周运动,其运动角度随活塞杆的伸缩长度改变而改变。本发明一种陷车自启车轮的轮胎1圆周均布长柱形凸起胶垫,支撑臂2的末端是加宽的臂掌,方形臂掌均布圆柱形凸起胶垫。本发明基于上述原理,其工作原理是:
车辆发生陷车后,车轮因为与地面摩擦力过小而不能提供足够动力,此时,开启陷车自启车轮的气缸3,气缸3开始工作,活塞杆伸出,活塞杆一端在支撑臂2导槽内滑动,支撑臂2绕支撑臂座5旋转,旋转角度可以通过控制气缸3开启和闭合调控,根据陷车的严重程度调节活塞杆的伸出长度,从而使支撑臂2抬起,加大车轮与路面的摩擦,达到陷车自启目的。
本发明一种陷车自启车轮的有益效果是: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车轮陷车时自动启动,通过开启气缸,控制支撑臂抬起,加大轮胎支撑直径和与路面的摩擦,达到自启目的,该机构可以广泛应用于轮式车辆的车轮改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陷车自启车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陷车自启车轮的正常行车状态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陷车自启车轮的陷车自启状态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7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车辆轮胎压力的误差补偿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铁路公路两用检修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