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专用宽板线框型面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7190.0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4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郑卉;桂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道一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1/10 | 分类号: | F16S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框 加强筋 面板本体 面板结构 汽车专用 宽板 底板 均匀间隔 上下两端 螺栓孔 塞焊孔 重量轻 平滑 光顺 下端 焊接 对称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专用宽板线框型面板结构,其包括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底部固定设有线框,所述线框采用C型钢,且该结构的横截面呈矩形;其中,所述线框两端之间间隔的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两个L形加强筋和若干I形加强筋,且所述两个L形加强筋固定对称设于线框两端,所述I形加强筋固定均匀间隔的设于两L形加强筋之间。所述I形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面板本体和线框之间焊接。所述线框上对应于I形加强筋的下端间隔的设置若干塞焊孔。所述线框底板上设有若干螺栓孔。该汽车专用宽板线框型面板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强度大、重量轻;便于固定连接,且可保持面板本体表面的光顺平滑;适用范围广,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专用面板结构,具体的涉及一种汽车专用宽板线框型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汽车各组装部件沿汽车装配线运输。继而对于汽车装配线上的支撑面板存在一定的性能要求:强度高、不易变形、重量轻,保持面板表面平滑。
然现有面板结构通常存在强度不足、易变形的缺陷;或为了保证面板结构的强度,继而存在面板重量厚重,增加支撑的负荷;且对于厚重的面板进行表面平滑处理,不易操作。另对于汽车装配线上的面板的固定,通常通过螺栓进行;即于面板上设置螺栓孔,从而在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时,通常存在在面板表面凸出存在螺栓帽或螺栓柱的情况;此时于面板表面即存在间隔凸起的情况,对于于面板上移动的操作人员或运输部件均造成一定的不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研发一种强度高、不易变形、重量轻,且保持表面平滑的面板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专用宽板线框型面板结构,其可通过线框对面板本体的强度进行保证,避免面板本体因受力导致变形;且由于线框与面板本体通过加强筋(两个L形加强筋和若干I形加强筋)进一步增加其强度,大大降低了该面板结构的重量,从而降低了该面板结构的支撑负荷及对该面板结构的支撑基座的承重要求;且在对该面板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时,避免了用于连接的螺栓帽或螺栓柱于面板本体表面的凸起,确保了面板本体表面的光顺平滑。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专用宽板线框型面板结构,其包括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底部固定设有线框,所述线框采用C型钢,且该结构的横截面呈矩形;其中,所述线框两端之间间隔的设有若干加强筋。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加强筋包括两个L形加强筋和若干I形加强筋,且所述两个L形加强筋固定对称设于线框两端,所述I形加强筋固定均匀间隔的设于两L形加强筋之间。
所述I形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面板本体和线框之间焊接。
所述线框上对应于I形加强筋的下端间隔的设置若干塞焊孔。
所述线框底板上设有若干螺栓孔。
所述螺栓孔对应贯穿设于L形加强筋的底板上,且每个L形加强筋的底板上均间隔的设置若干螺栓孔。
所述螺栓孔对应设于I形加强筋的一侧,且所述I形加强筋一侧上间隔的设置若干螺栓孔。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一种汽车专用宽板线框型面板结构,通过线框对面板本体的强度进行保证,避免面板本体因受力导致变形;且由于线框与面板本体通过加强筋(两个L形加强筋和若干I形加强筋)进一步增加其强度,大大降低了该面板结构的重量,从而降低了该面板结构的支撑负荷及对该面板结构的支撑基座的承重要求。
2、本发明一种汽车专用宽板线框型面板结构,在对该面板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时,与面板结构连接的螺栓全部隐藏于线框内侧底部,避免了用于连接的螺栓的螺栓帽或螺栓柱于面板本体表面的凸起,确保了面板本体表面的光顺平滑,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道一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道一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7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