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定向导热的继电器触头的散热结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6244.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9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2 | 分类号: | H01H50/12;H01H1/6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壳体 继电器 连板 升降调节 散热板 铜板 铜杆 导热 散热结构装置 继电器触头 支撑架板 铜片 固定连接导杆 复位导杆 环形铜板 绝热套筒 散热装置 使用寿命 静触头 通孔端 排出 装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向导热的继电器触头的散热结构装置,涉及继电器散热装置领域。本发明中:装置壳体的第一通孔端侧设有第一散热板,动触连板的一端侧固定装设有动触头,静触头固定安装在装置壳体;升降调节铜杆外侧装设有绝热套筒,升降调节铜杆一端侧固定连接导杆环形铜板,升降调节铜杆的另一端与复位导杆相连;第二散热板装设在装置壳体的一端侧,铜板连板固定装设在装置壳体上,铜板连板上装设有若干第一铜片连板;铜板支撑架板固定安装在升降调节铜杆上,铜板支撑架板上装有第二铜片连板。本发明通过在装置壳体上装设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能够将继电器内的热量有效排出,使得继电器工作更流畅,进而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传导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定向导热的继电器触头的散热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触头的接触电阻是衡量电触头性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技术参数,直接影响电接触系统的可靠性。电触头的接触电阻大,会使电接触系统发热多,产生更高的温升和更大的功耗,在系统工作时有可能发生早期熔焊或粘结,严重时将导致电接触失效;因此,人们将接触电阻的研究作为电接触可靠性的核心问题。
在继电器工作过程中,继电器内动静触头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排出,长期以来,继电器内积存的热量会继电器的工作,同时也会影响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因次,如何解决继电器内动静触头散热问题,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定向导热的继电器触头的散热结构装置,通过在铜板连板上装设第一铜片连板和在铜板支架板上装设第二铜片连板,能够接收动静触头断开产生的热量;通过在装置壳体上装设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能够将继电器内的热量有效排出,使得继电器工作更流畅,进而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定向导热的继电器触头的散热结构装置,包括装置壳体、第一散热板、升降调节铜杆和动触连板;装置壳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装置壳体的第一通孔端侧设有第一散热板,第一通孔内装有绝热环板,绝热环板与第一散热板形成第一空腔;绝热环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动触连板开设有第四通孔,动触连板的一端侧固定装设有动触头,动触头对应的静触头固定安装在装置壳体;升降调节铜杆外侧装设有绝热套筒,升降调节铜杆贯穿通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升降调节铜杆一端侧固定连接导杆环形铜板,升降调节铜杆的另一端的与复位导杆相连;包括第二散热板、铜板连板和铜板支撑架板;第二散热板装设在装置壳体的第二通孔的一端侧,铜板连板通过第二通孔固定装设在装置壳体上,铜板连板的一端侧装设有若干第一铜片连板;铜板支撑架板固定安装在升降调节铜杆上,铜板支撑架板与升降调节铜杆形成第二空腔,铜板支撑架板的一端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铜片连板。
其中,装置壳体与绝热环板之间装设有第一密封垫圈;装置壳体与铜板连板之间装设有第二密封垫圈。
其中,第一铜片连板倾斜安装在铜板连板上;第二铜片连板倾斜安装在铜板支撑架板上;第一铜片连板结构与第二铜片连板结构关于动触连板对称配合。
其中,导杆环形铜板位于第一空腔内;第二空腔内升降调节铜杆上固定装设有若干第三铜片连板。
其中,绝热环板为绝缘材料的环板;绝热套筒为绝缘材料的套筒。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铜板连板上装设若干倾斜的第一铜片连板和在铜板支架板上装设若干倾斜的第二铜片连板,能够接收动静触头断开产生的热量;通过在装置壳体上装设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能够将继电器内的热量有效排出,使得继电器工作更流畅,进而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通过在铜板支撑架板内开设有第二空腔,能够减轻继电器的重量;通过在第二空腔内装设有第三铜片连板,能够增大热量的接收面积,进而有效的对继电器进行散热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6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凑式直线型负载构件
- 下一篇:用于DC的塑壳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