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5586.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8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虹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00 | 分类号: | C08J11/00;C08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黄超;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回收 装置 | ||
1.一种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从一碳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2)中回收一第一碳纤维(21),该碳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2)包含一高分子基材(24)及该第一碳纤维(21),该高分子基材(24)与该第一碳纤维(21)结合,该第一碳纤维(21)包括有一第一碳纤维长轴方向(X),该碳纤维回收装置(1)至少包括有:一第一微波供给单元(11)及一腔体(12);其中,
该第一微波供给单元(11)能够生成一第一微波(M1),该第一微波(M1)具有一第一微波方向(M11),该第一微波(M1)传递至该腔体(12)的内部;该第一微波(M1)包括一第一电场(E1),该第一电场(E1)于该腔体(12)的内部具有一第一电场方向(E11),该第一微波方向(M11)与该第一电场方向(E11)彼此互相垂直;该第一碳纤维长轴方向(X)与该第一电场方向(E11)呈平行,该腔体(12)具有一腔体长轴方向(XA),该第一微波供给单元(11)可调整该第一微波(M1),使该第一电场方向(E11)与该腔体长轴方向(XA)的角度改变,以使得该第一电场方向(E11)与第一碳纤维长轴方向(X)呈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腔体长轴方向(XA)、该第一电场方向(E11)及该第一碳纤维长轴方向(X)呈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腔体(12)的内部开设有一容置空间(S),该腔体(12)设置有一中空管体(122)于该容置空间(S),该中空管体(122)的内部中空部分开设有一管体容置空间(S1),该碳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2)能够放置于该管体容置空间(S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体(122)由微波可穿透的材质所制备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体(122)为石英管、水晶管或玻璃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腔体(12)为一金属腔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波供给单元(11)包括有一第一微波源(111)及一第一导波管(112),该第一导波管(112)的一端与该第一微波源(111)连结,该第一导波管(112)的另一端与该腔体(12)连结。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碳纤维回收装置(1)包含一冷凝装置(3),该腔体(12)与该冷凝装置(3)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碳纤维回收装置(1)包含一第二微波供给单元(13),该第二微波供给单元(13)能够生成一第二微波(M2),该第二微波(M2)传递至该腔体(12)的内部;该第二微波(M2)包括一第二电场(E2),该第二电场(E2)具有一第二电场方向(E21),该第二电场方向(E21)与该第一电场方向(E11)呈垂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波供给单元(11)及该第二微波供给单元(13)沿着该腔体长轴方向(XA)而依次排列。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场方向(E11)与该腔体长轴方向(XA)呈一倾斜角(θ1) ,该倾斜角(θ1)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腔体(12)为中空圆柱体。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腔体(12)呈一中空多角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虹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虹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55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亲水疏油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碳纤维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