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高温光热催化反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5264.7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伟;蔡春水;张文祥;刘雲成;刘冰;刘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环电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0 | 分类号: | B01J8/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丁晓玥 |
地址: | 30040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热 催化反应设备 可调节 催化 红外光 协同 催化剂材料 石英反应管 可见光 程序升温 法兰接头 光热反应 光源光谱 光源照射 滑动结构 连续可调 气氛保护 设备实现 研究材料 紫外光 导光柱 光源 抽取 合成 | ||
一种卧式高温光热催化反应设备,包括高温光热反应炉、石英反应管、法兰接头、光源、导光柱、滑动结构等。该设备实现了光热催化的温度可调节,常温~1000℃(连续可调、程序升温);实现了光热催化的光源光谱可调节,实现了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等光源照射到催化剂材料的表面,实现光热协同;实现了气氛保护、抽取真空、PECVD等功能,可以再光热协同的作用下,研究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卧式高温光热催化反应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光解水制氢、光催化制氢、材料制备、材料合成、材料表征、催化降解有机物、催化降解有害气体(甲醛、乙醛、二氧化碳)、热催化、光化学、光催化、光降解、有机化学等领域的光热协同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卧式高温光热催化(光热协同)反应设备,主要应用光化学领域、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处理等技术。光化学是研究处于电子激发态的原子、分子的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科学。现代分子光化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包括有机光化学、无机光化学、高分子光化学、生物光化学、光电化学和光物理等门类。现代光化学对电子激发态的研究所建立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大大开拓了人们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了解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和生命过程,对太阳能的利用、环境保护、开创新的反应途径、寻求新的材料提供了重要基础,在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处理新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系统的应用对光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微量气体收集及在线测试系统(ZL201020265986.2),采用的是玻璃系统(如图1)收集微量的气体,并采用手动六通阀、四通阀、三通阀配合使用(如图2)。发明创造,一种全自动光催化活性评价系统(ZL201620142695.1,如图3),是在微量气体收集及在线测试系统的基础上的升级、扩充,配合玻璃反应瓶或反应釜实用。
这两个专利,采用的都是玻璃反应器,磁力搅拌下的多相反应,一般在常温下反应,最高200℃;常压下或真空状态下使用;不能满足高温光热催化反应(1000℃),实现材料的合成与光热催化活性表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光催化评价系统,实现在高温下(1000℃),光热协同的情况下,实现催化新材料的合成与光热催化活性表征。卧式高温光热催化反应设备,主要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高温光热反应炉实现光催化反应体系的温度达到,常温~1000℃(连续可调、程序升温);
2.高温光热反应炉炉体开孔,可以让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等光源照射到催化剂材料的表面,实现光热协同;
3.光热催化反应器采用高透光石英玻璃管;
4.光热催化反应器可以实现气氛保护、抽取真空、PECVD等功能;
一种卧式高温光热催化(光热协同)反应设备,适用于光照情况下的材料合成与材料表征。材料合成,加入光源的情况下,提高催化剂材料的产率、改变材料的形貌特征、提高材料的各种性能。材料表征,评价光热协同情况下催化剂材料的活性,主要用于应用于光解水制氢、光解水制氧、二氧化碳还原、气相光催化、甲醛气体的光催化降解、VOCs、NOx、SOx、固氮等领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高温光热催化(光热协同)反应设备,包括高温光热反应炉、石英反应管、法兰接头、光源、导光柱、滑动结构等,光温光热反应炉上部开通孔,将导光柱置于开孔内,用于将位于上方光源产生的光,通过导光柱由外向内导入石英反应管并照射到反应样品上。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光热反应炉可以上部、侧部或底部开通孔,通孔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石英反应管,石英反应管内部用于放置实验样品,用于材料合成或表征,两端为法兰接头,用于连接真空系统、气氛保护、PECVD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环电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环电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5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系统和物质处理方法
- 下一篇:实施放热催化工艺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