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能锁内防止电池漏液及鼓泡的电池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4424.6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彭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智源蓝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 防止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智能锁内防止电池漏液及鼓泡的电池盒,涉及一种智能锁电池盒,包括电池盒壳体,所述电池盒壳体包括接口区和电池腔,还包括电接触头,所述电接触头上部分凸出接口区与智能锁电源输入端相连,下部分位于接口区内并连接有电传导触头;所述电传导触头包括短板与长板,所述短板被电接触头包围,所述长板的一面紧贴电池腔内壁,另一面与电池负极接触;所述短板的下表面还紧贴有密封胶垫上表面,所述密封胶垫侧面及下表面紧贴电池腔内壁的侧面和底面;所述电池腔与电池侧弧面之间通过海绵垫圈间接相连。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漏液渗入智能锁内,解决电池鼓泡无法取出的问题,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紧凑、密封性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锁电池盒,具体涉及用于智能锁内防止电池漏液及鼓泡的电池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池盒方案仅包括电池腔和接触电池正负极用的弹簧以及簧片,并且在电池盒正面设置可拆卸安装板。智能锁也沿用了这种现有技术,但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电池的质量无法保证,经常会出现漏液的问题,短期内还不会影响智能锁的正常工作,因此用户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漏液问题,等发现时,漏液已经腐蚀了一部分电池盒外壳,也因为电池盒的结构存在缝隙,容易使漏液渗出电池盒外,可能造成电路板腐蚀,影响智能锁的正常使用。一般智能锁的电池盒都是内置在智能锁内,无法拆卸,也为清理电池漏液造成困难。同时,电池电量接近无电量时还容易出现鼓泡问题,不易取出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电池漏液进入智能锁、防止电池鼓泡无法取出,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智能锁内防止电池漏液及鼓泡的电池盒,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智能锁内防止电池漏液及鼓泡的电池盒,包括电池盒壳体,所述电池盒壳体包括接口区和电池腔,还包括电接触头,所述电接触头上部分凸出接口区与智能锁电源输入端相连,下部分位于接口区内并连接有电传导触头;所述电传导触头包括短板与长板,所述短板被电接触头包围,所述长板的一面紧贴电池腔内壁,另一面与电池负极接触;所述短板的下表面还紧贴有密封胶垫上表面,所述密封胶垫侧面及下表面紧贴电池腔内壁的侧面和底面;所述电池腔与电池侧弧面之间通过海绵垫圈间接相连。本发明通过类似字母“L”型的电传导触头及电接触头的配合,使电池与电池盒外的电路彻底隔离,并且通过密封胶垫对电传导触头与电接触头的接触部位进行限位,也阻隔了漏液与电接触头的接触可能,进一步保护了电池盒内的电传导路径。电池不直接与电池盒接触,而是通过海绵垫圈间接相连,一方面可以使电池发生鼓泡时因为电池与电池盒留有间隙而便于取出,另一方面当发生漏液时,通过海绵的吸收作用,进一步减少漏液与电池盒接触的总量。
进一步,所述电接触头包括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位于竖板的一侧中部,所述第二横板位于第一横板正下方,且位于竖板的底部,所述电传导触头的短板处于电接触头的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电接触头作为与智能锁电源输入端、电传导触头的“桥梁”,竖板与智能锁电源输入端通过面接触连接,比电线传导接触更为紧密,连接更可靠;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构成接触区域,包围电传导触头的短板,一方面可以是连接充分导电良好,另一方面形成密闭区域使漏液无法渗出到智能锁内,进一步保护电路。
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电池盒盖,所述电池盒盖与电池的正极接触。电池盒盖与电池盒是可拆卸的,因此能够被电池漏液渗透,而电池发生漏液的位置在负极,设置电池盒盖与电池正极接触的限定即是避免这种情况。
进一步,所述电传导触头的长板背向电池腔内壁的一面设置接触弹簧,所述接触弹簧与电池的负极接触。设置接触弹簧能够使电池的接触更加充分和紧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于智能锁内防止电池漏液及鼓泡的电池盒,能够有效防止漏液渗入智能锁内;
2、本发明用于智能锁内防止电池漏液及鼓泡的电池盒,能够解决电池鼓泡无法取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智源蓝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智源蓝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4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