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专用肥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42879.4 申请日: 2018-01-17
公开(公告)号: CN107935744A 公开(公告)日: 2018-04-20
发明(设计)人: 程亚南;张影;刘永卓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G3/04
代理公司: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5 代理人: 许伯严
地址: 453003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花生 专用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专用肥,能较好的防治花生青枯病。

背景技术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从幼苗期至荚果充实期均可发生,但以花期发病最重。土地连作常使土壤青枯病菌逐年增多,一般头1年病率为5%的花生田,第2年继续种花生,病率可达到30%-40%。花生感病初期通常是主茎顶梢叶片失水萎焉,早晨叶片张开晚,傍晚提早闭合,随后病势发展,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整个植株青枯死亡。

为了预防花生青枯病,人们采用水旱轮作或采用花生与甘薯、玉米、小麦等非寄主作物轮作来减轻病害的发生。但由于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久,一般3-5年仍保持致病力,同时其寄主范围较广,轮作时要考虑茬口的安排,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对种植品种有很大的限制。因此当轮作不合理或轮作年限不足,花生青枯病还会发生严重而造成较大损失。

采用化学药剂是控制青枯病危害主要措施之一,由于农户通常在病重期才考虑用药,此时用药效果较差以致造成较大的损失。常规兑水喷雾法防治青枯病效果又比较差,在目前农村劳力短缺情况下,病害因不能及时有效的防治而造成较大的损失。

因此有必要考虑一种药肥双效的产品,在花生种植过程中施用,既能给作物补充养分,又能有效预防花生青枯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花生专用肥,此专用肥以花生营养特性为根据,能满足花生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同时能有效预防花生青枯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中生菌素的花生专用肥,由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组成:中生菌素0.02-0.05%,牛膝多糖0.1-0.5%,腐殖酸2.0-5.0%,氮肥(N)10-12%,磷肥(P2O5)12-15%,钾肥(K2O)10-15%,硫酸钙5-8%,硫酸锌1.0-1.5%,硼砂0.5-0.8%,硫酸亚铁0.1-0.2%,钼酸铵0.02-0.05%,白炭黑3-8%,膨润土补足至100%。

所述的花生专用肥,(1)中生菌素,英文名称:zhongshengmycin,为N-糖甙类抗生素,能够抗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对番茄青枯病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2)牛膝多糖,是从中药牛膝根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多糖,是觅科类植物牛膝中一类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主要有葡萄糖、甘露糖和果糖3种单糖组分组成,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织中,具有延缓衰老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多种功效。

所述花生专用肥,中生菌素和牛膝多糖的重量比为1:2-25,优选的,中生菌素和牛膝多糖的重量比为1:5或1:1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方组分先将中生菌素、牛膝多糖、腐殖酸与白炭黑(吸附剂)混合均匀,再将制得的混合物与剩余组分再混合均匀,以流化床造粒方式进行造粒,最后包装即获得花生专用肥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减轻劳力成本,将药剂与肥料相结合做基肥或催肥一次性施用,避免了单独施用操作,省时省工省力。

(2)本发明通过合理控制中生菌素和牛膝多糖的重量比,对花生青枯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3)本发明添加了花生生长的所需微量元素,配比合理,腐殖酸等还能够作为微量元素的螯合剂,能够提高作物对氨基酸、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预防或治疗作物缺素症状,更好的适应花生生长发育,明显增加花生产量,提高果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1.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

实施例1:中生菌素、牛膝多糖混配对花生青枯病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浊度法。其测定方法具体为: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将中生菌素、牛膝多糖及其二者不同比例的组合物稀释液(可加入适量溶剂或乳化剂)注入花生青枯病菌(Peanut bacterial wilt)悬液中,放入30±1℃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取出测定其浊度(以不加活性成分的对照作参比),计算其对花生青枯病菌的防效。

将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2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