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氧化率氧化铅锌矿的选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2627.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7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开;汤优优;王明飞;常伟华;王祖旭;刘志成;高连启;唐鑫;朱从杰;赵学中;张田强;刘金德;马德;张林友;敖顺福;惠世和;孙立;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驰宏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B1/00;B03D1/002;B03D101/02;B03D10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501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氧化铅 锌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氧化率氧化铅锌矿的选别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将高氧化率氧化铅锌矿破碎、磨矿至‑0.074毫米占70%~95%备用;经处理后的高氧化率氧化铅锌矿矿浆加入分散剂、硫化剂、捕收剂进行铅回收浮选,采用一粗两扫两精工艺流程,中矿顺序返回,得氧化铅精矿和选铅尾矿;选铅尾矿矿浆再加入分散剂、硫化剂、KM301氧化锌捕收剂,采用两粗一扫两精工艺流程,锌精选Ⅱ尾矿返回到锌粗选Ⅱ,锌精选Ⅰ尾矿直接返回到扫选作业,其他中矿顺序返回,得到锌精矿和尾矿。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短,采用高效氧化锌捕收剂KM301,具有选择好、回收率高、药剂消耗量小、受细泥影响较小、环保无毒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氧化率氧化铅锌矿的选别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相当储量的难选氧化铅锌矿石由于选矿技术的限制未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如云南的兰坪、会泽,广西的泗顶,辽宁的紫河和陕西的铅峒山等矿山,其氧化铅锌的回收利用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氧化铅锌矿具有易泥化、矿浆中离子组分复杂、浮选药剂选择性差等特点。氧化铅锌矿物中铅锌阳离子主要与极性较强的含氧酸阴离子对配位,导致氧化铅锌矿物表面具有高表面能、亲水性较强、表面离子容易溶解等特点(硫化矿物表面则是低表面能、具有疏水性和表面离子难溶解),因此采用一般的硫化金属矿捕收剂(如黄药和黑药)很难与氧化铅锌矿物表面发生作用(碳链过短、亲固基极性太弱),而长烃基的捕收剂则又选择性不够,很难实现氧化铅锌矿物和脉石矿物之间的分离。
目前,国内氧化铅浮选主要采用硫化—黄药法,氧化锌浮选主要采用硫化—胺法;国内少数选矿厂采用硫化—黄药法方法浮选氧化铅取得成功,然而国内鲜有选矿厂采用硫化—胺法浮选氧化锌矿取得成功;由于氧化锌常用胺类捕收剂(十八胺、十二胺、混合胺等)在工业上使用不方便,需加热、配置浓度不能太高,容易形成结块,冷却后给药管道容易堵塞,泡沫量大、不易控制,细泥对浮选效果影响很大,一般需脱泥情况下进行,造成锌金属损失严重。因此,解决微细粒物料的分选,开发高效氧化锌捕收剂,是充分利用我国氧化铅锌矿资源的关键。
面对我国硫化铅锌资源富矿日益减少、日益贫化,亟待开发利用氧化铅锌矿资源,开发高效氧化锌捕收剂,解决微细粒物料的分选,提高选矿指标,高效回收氧化铅锌矿中铅锌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氧化率氧化铅锌矿的选别方法,开发高效氧化锌捕收剂KM301,解决了微细粒物料的分选;通过采用高效氧化锌捕收剂KM301捕收氧化锌矿物,同时通过流程结构的改变,锌粗选Ⅰ不受中矿循环细泥影响,有效保证氧化锌浮选效果,大大减少氧化锌选别流程中细泥循环量,进一步降低细泥对氧化锌浮选影响,实现高氧化率氧化铅锌矿全泥浮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氧化率氧化铅锌矿的选别方法,包括原料处理、氧化铅选别、氧化锌选别工艺,具体步骤为:
1)原料处理:将高氧化率氧化铅锌矿破碎、磨矿至-0.074毫米占70%~95%备用;
2)氧化铅选别:经处理后的高氧化率氧化铅锌矿矿浆加入分散剂、硫化剂、捕收剂进行铅回收浮选,采用一粗两扫两精工艺流程,中矿顺序返回,得氧化铅精矿和选铅尾矿;
3)氧化锌选别:选铅尾矿矿浆再加入分散剂、硫化剂、KM301氧化锌捕收剂,采用两粗一扫两精工艺流程,锌精选Ⅱ尾矿返回到锌粗选Ⅱ,锌精选Ⅰ尾矿直接返回到扫选作业,其他中矿顺序返回,得到锌精矿和尾矿。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氧化率氧化铅锌矿是低品位铅锌矿,其中铅氧化率为85~98%,锌氧化率为85~99%,其成分重量比为:Pb:2~10%;Zn:3~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驰宏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驰宏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2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冷轧废乳化液浮选煤泥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芳香基膦酸及其盐类捕收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