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摇架减振结构及踏板式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1742.7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余;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7/00 | 分类号: | B62M7/00;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架减振 结构 踏板 摩托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摇架减振结构及踏板式摩托车。所述摇架减振结构,包括内衬套及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外衬套及套筒,所述外衬套用于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套筒由减振材料制成,所述套筒套设固定在所述外衬套内,所述内衬套上设有用于供摇架轴安装的轴孔,所述内衬套套设固定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减振组件上设有限位长孔,所述内衬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限位长孔内,所述限位长孔用于限制所述内衬套沿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方向滑动。所述踏板式摩托车,包括车架、摇架、摇架轴、发动机及上述摇架减振结构。上述摇架减振结构及踏板式摩托车能够有效地抑制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产生的振动传递至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摇架减振结构及踏板式摩托车。
背景技术
对于踏板式摩托车,摇架的一端安装在摇架轴上,摇架的另一端安装在发动机上,且摇架可绕摇架轴转动,用以消除发动机曲轴的一次惯性力产生的振动。但由于摇架轴与车架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产生的振动依然会传递至车架,给驾驶者带来不舒适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摇架减振结构及踏板式摩托车,能够有效地抑制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产生的振动传递至车架。
一种摇架减振结构,包括内衬套及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外衬套及套筒,所述外衬套用于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套筒由减振材料制成,所述套筒套设固定在所述外衬套内,所述内衬套上设有用于供摇架轴安装的轴孔,所述内衬套套设固定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减振组件上设有限位长孔,所述内衬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限位长孔内,所述限位长孔用于限制所述内衬套沿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方向滑动。
上述摇架减振结构,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产生的振动通过摇架轴传递至内衬套,内衬套受到限位长孔限制沿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方向滑动,滑动的同时内衬套促使由减振材料制成的套筒产生相应的形变,从而吸收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产生的振动,如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产生的振动传递至车架。此外,其它方向上的微小振动亦可通过套筒的形变吸收,有利于提高驾驶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组件还包括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用于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内衬套套设在所述限位套内,所述限位套的内孔为所述限位长孔。内衬套受到限位套上的限位长孔限制沿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方向滑动,实现可靠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的外壁上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供所述限位长孔定位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用于与车架上的安装孔的内壁上的定位凹槽适配。将限位套压装在安装孔内时依靠定位凸块和定位凹槽的配合实现限位长孔的定位,保证内衬套的滑动方向与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方向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套设固定在所述外衬套内,所述限位套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凸块,所述外衬套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凸块匹配的安装缺口。利用安装凸块和安装缺口的配合能够将限位套可靠固定在外衬套上,装配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摇架减振结构还包括防尘件,所述防尘件上设有与所述内衬套匹配的密封孔,所述内衬套依次穿过所述限位长孔和所述密封孔。防尘件能够避免灰尘进入限位长孔内,保证内衬套能够在限位长孔内沿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方向顺利滑动,确保减振效果,同时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上还设有贯穿内壁和外壁的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与所述限位长孔连通。进入限位长孔内的水可以通过漏水孔排出,保证内衬套能够在限位长孔内沿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方向顺利滑动,确保减振效果,同时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套分别为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所述第一限位套、第二限位套分别设置在所述外衬套的两端,所述内衬套的一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套的限位长孔内,所述内衬套的另一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限位套的限位长孔内。如此,能够提高内衬套在限位长孔内沿发动机曲轴的二次惯性力方向滑动的稳定性,实现有效减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1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助力车的助力装置、电助力车及电助力车的助力方法
- 下一篇:自行车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