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9258.0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刘丰丽;宋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军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负压引流袋 引流装置 头皮血肿 引流 压力管 转接头 负压 患儿 新生儿 穿刺引流 患儿家长 三通接头 医疗费用 血肿 套接 治疗 复发 残留 携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包括依次相接的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压力管、转接头、引流管,调节阀套接在压力管上。该引流装置使用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接引流管,通过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使引流管内一直有负压,从而使引流效果更好。由于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使引流管内产生持续的负压,对于残留或复发的血肿能进行持续引流而无需反复进行穿刺引流。此外,还可以使用三通接头作为转接头连接两根引流管,使双侧头皮血肿患儿仅需一套引流装置,便于患儿家长携带也节省了患儿的医疗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引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穿刺引流是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重要方法,现有的穿刺引流是用普通的一次性引流管进行引流,使用这种普通的引流管往往不能除尽血肿内的积血,而且头皮血肿在穿刺引流后还有复发的可能。对于残留的或复发的血肿的内积血若进行多次穿刺引流则容易引起患儿家长的担心和对医生治疗方式的疑虑从而引发医患纠纷,而若对残留和复发的头皮血肿进行保守处理,则血肿有一定几率钙化导致头颅畸形。此外,新生儿头皮血肿中有一些是双侧头皮血肿,目前尚无双接头的头皮血肿引流装置,而只能使用两套引流装置进行治疗,增加了患儿的医疗费,且进行持续性引流时,同时用两套引流装置,患儿家长携带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替代现有的普通引流管以提升引流效果;对残留或复发的血肿能进行持续引流而无需反复穿刺;使双侧头皮血肿患儿仅需一套引流装置,便于患儿家长携带也减轻了患儿的医疗费用负担。
基于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引流装置,包括依次相接的可持续补偿负压装置、压力管、转接头、引流管。
进一步的,使用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作为可持续补偿负压装置。
进一步的,使用三通接头作为转接头,引流管的数量则为2根。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接压力管,另两个接口则分别接引流管。
进一步的,使用阀门式三通接头作为转接头。
进一步的,用剪去尾部的注射器针筒连接三通接头和引流管。剪去尾部的注射器针筒的针头端接引流管,活塞筒端则接三通接头的接口。
进一步的,所用引流管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使用软胃管作为引流管。
进一步的,以6号软胃管作为引流管。
进一步的,以8号软胃管作为引流管。
进一步的,当用三通接头连接2根软胃管治疗双侧头皮血肿患儿时,其中一根为6号软胃管,另一个根为8号软胃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以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接引流管,通过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使引流管内一直有负压,对血肿内的积血抽吸效果更好;
2.通过可持续补偿负压引流袋使引流管内产生持续的负压,对于残留或复发的血肿能进行持续引流而无需反复进行穿刺引流;
3.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两根引流管,使双侧头皮血肿患儿仅需一套引流装置,便于患儿家长携带也节省了患儿的医疗费用;
4.以透明材质制作引流管,方便观察各引流管内引流进行情况;
5.使用6号软胃管或8号软胃管作为引流管,当引流管与三通接头接口不匹配时,用剪去尾部的注射器针筒连接三通接头和引流管,整套引流装置的制作材料常见易得,成本低,制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军,未经张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9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肠胃减压装置
- 下一篇:经皮内镜下椎间隙内冲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