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毒排毒的中药缓释微粒药膳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3403.4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6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西杰;杨利侠;崔瑞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39/02;A23L33/10;A61K35/618;A61K35/36;A61K35/32;A61K3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晶晶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毒 排毒 中药 微粒 药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毒排毒的中药缓释微粒药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保健领域。其原料包括金银花、白芨、石斛、炒藕节、炒地榆、半枝莲、代赭石、生牡蛎、瓜蒌、乌贼骨、三七、鹿角霜、刺猬皮以及代赭石。上述原料丰富且配比得当,不仅能有效将体内毒素物质排出体外,而且还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药量,节约中药资源。制备方法包括:将金银花、白芨、石斛、炒藕节、炒地榆、半枝莲、珍珠、生牡蛎、瓜蒌、乌贼骨、三七、鹿角霜、刺猬皮、穿山甲以及代赭石分别研磨成微粒,混合后得缓释微粒药膳初品,然后蒸晒,消毒。该方法简单,药物活性保留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保健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解毒排毒的中药缓释微粒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研究显示:九成的都市人受到毒素的困扰。便秘毒素积聚,将带来消化道的紊乱常见的现象有腹胀、腹痛、口臭、肛门坠胀、排便不净、频繁入厕;老年人易发生粪便嵌塞并易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容貌、性欲,出现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烦躁、易怒、头胀痛,疲劳等促发大肠癌,加快人体衰老等。另外,长期的腹压增高,可引起痔、肛裂、直肠脱垂、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排便用力过度可引发脑溢血、心肌梗死等。
人体垃圾是人从外界摄入食物、空气和水之后。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及生命活动进程中未被排出体外的、残存并积滞在体内的各种废物。这类废物会导致人体慢性中毒。
现代毒物学认为,凡是少量物质进人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和物理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暂时的或永久的病理状态,该物质被称为毒物。它包括外来之毒和内生之毒。外夹之毒如细菌、病毒、农药、化肥、药物、大气污染、水源污染、重金属污染、电磁波污染和噪音污染等。内生之毒系指机体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堆积、停滞而再生之毒。
中医学认为,“毒”侵害人体,可阻滞气机,耗伤气血,破坏脏腑、经络、气血、营卫之间的正常运行,从而发生疾病与衰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毒”长期积存体内,必然导致多种组织细胞的功能障碍,对人体产生众多的危害。它可使人发生各种疾病,诸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等,并损害免疫系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为了达到祛病强身、养生保健,就必须采取排毒解毒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避免“毒”对机体的危害。所谓排毒就是排泄毒素的过程,保持排毒管道通畅及排毒途径无障碍。尤其是保持消化管道畅通,大便通畅与否是消化管道及排毒途径是否有障碍的勇要标志。因为从医学角度讲,通过大小便排毒是最简捷最有效的途径。
目前,大部分解毒排毒的药物属于西药,作用单一且服用后副作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解毒排毒的中药缓释微粒药膳,其原料丰富且配比得当,不仅能有效将体内毒素物质排出体外,而且还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药量,节约中药资源。上述中药缓释微粒药膳尤其适用于消化道及肠胃疾病。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中药缓释微粒药膳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药物活性保留程度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解毒排毒的中药缓释微粒药膳,其原料包括2-6重量份的金银花、2-6重量份的白芨、2-6重量份的石斛、2-6重量份的炒藕节、2-6重量份的炒地榆、1-5重量份的半枝莲、1-5重量份的珍珠、1-5重量份的生牡蛎、1-5重量份的瓜蒌、0.5-4重量份的乌贼骨、0.5-4重量份的三七、0.5-4重量份的鹿角霜、0.5-4重量份的刺猬皮、0.2-2重量份的穿山甲以及0.2-2重量份的代赭石。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上述中药缓释微粒药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银花、白芨、石斛、炒藕节、炒地榆、半枝莲、珍珠、生牡蛎、瓜蒌、乌贼骨、三七、鹿角霜、刺猬皮、穿山甲以及代赭石分别研磨成微粒,混合后得缓释微粒药膳初品,然后蒸晒,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医科大学,未经宁夏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34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祛斑美白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迷迭香稳心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