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分离结构及设有其的油箱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0800.6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王彦军;郑孙腾;雷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35 | 分类号: | B60K15/035;B60K15/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分离 结构 设有 油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分离结构及设有其的油箱,油气分离结构设置于油箱内,包括:壳体,包括底壁、侧壁及顶壁;底壁、侧壁以及顶壁共同界定形成容纳腔,壳体底部开设第一通气孔;隔离件,收容于容纳腔内;通气管;其中,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隔离件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且隔离件内形成有隔离腔;第一端设置于顶壁与第二端之间,第二端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通气管穿过第一连接孔伸入隔离腔内并与隔离腔连通。上述油气分离结构,箱体内的燃油虽然可通过第一通气孔溅入容纳腔内,但却由于隔离件的阻挡而无法进入通气管内,从而通过第一通气孔重新回流至箱体内。因此,在不影响燃油蒸汽回收的同时可避免燃油通过油气分离结构进入外部回收结构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气分离结构及设有其的油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目前,大部分摩托车均采用燃油供能,燃油通常储存在油箱中以满足行驶过程中的功能要求。由于燃油在常温条件下会自然蒸发形成燃油蒸汽,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燃油蒸汽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因此油箱采用封闭结构以避免燃油蒸汽外泄。而由于油箱采用封闭结构,因此蒸发的燃油会导致油箱内的气压发生比变化而影响燃油的输送。
因此,为了解决燃油蒸发到大气而污染环境的问题和燃油蒸汽改变油箱内的气压而影响燃油输送的问题,通常设置油气分离器、炭罐等装置并将炭罐与油箱连通,从而通过炭罐吸附多余的燃油蒸汽。燃油蒸汽经过油气分离器与倾倒阀进入炭罐内,被炭罐内的活性炭吸附储存。当车辆的发动机运转时,化油器脱附负压将贮存在炭罐内的燃油蒸汽吸入气缸内燃烧以为车辆提供动力。并且在燃油箱向化油器供油时,大气从炭罐经倾倒阀、油气分离器进入到燃油箱内,从而平衡燃油箱内压力。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油气分离器通常包括外壳与通气管,外壳上设有供燃油蒸汽进入的通气孔,油箱内的燃油蒸汽通过通气孔进入外壳内,然后沿通气管进入炭罐中。当车辆剧烈颠簸行驶或车辆倾倒的时候,油箱内的晃动的燃油会从油气分离器外壳上的通气孔冲入油气分离器,进入油气分离器内的一部分汽油会飞溅入通气管而沿通气管流出进入到炭罐,进而从炭罐的溢流管流出,从而导致燃料的浪费,同时也缩短了炭罐的使用寿命。另一部分燃油则通过外壳下部的通气孔流回油箱中。但是由于持续的颠簸抖动,燃油箱倾斜角度不断的变化,外壳下部的通气孔不会一直处于最低位置,因此油气分离器内总会残存一部分燃油未流回燃油箱,随车辆的不断颠簸摇动而会有部分残存的燃油溅入通气管中而流出到炭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燃油容易通过油气分离器进入炭罐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燃油通过油气分离器进入炭罐的油气分离结构及设有其的油箱。
一种油气分离结构,设置于油箱内,包括:
壳体,包括底壁、围设于所述底壁四周的侧壁及覆盖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一端的顶壁;所述底壁、所述侧壁以及所述顶壁共同界定形成封闭式的容纳腔,所述壳体底部开设第一通气孔;
隔离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及
通气管;
其中,所述底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隔离件包括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连接且相对的第二端,且所述隔离件内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隔离腔;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顶壁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端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隔离腔与所述容纳腔的第二通气孔,所述通气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伸入所述隔离腔内并与所述隔离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08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原恢复生态袋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复合机引膜放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