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abbitMQ消息中间件的软件自动化测试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0703.7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1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莹;叶建芳;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钱文斌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件自动化测试 消息中间件 自动化测试 产品测试 管理层 任务层 多台计算机 并行处理 工作调度 脚本运行 接收测试 开发周期 人力物力 验证模块 硬件资源 自动运行 客户端 终端 测试 反馈 节约 开发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abbitMQ消息中间件的软件自动化测试平台,包括项目管理层、实现层和任务层,所述项目管理层是在产品测试阶段对产品测试/验证模块进行管理的层次;所述实现层是对自动化测试工作进行工作调度及并行处理的单元;所述任务层是多台计算机终端通过客户端接收测试用例并通过底层脚本运行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结果的执行端。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资源,且自动化测试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可7*24小时自动运行,对软件的缺陷反馈快速,缩短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RabbitMQ消息中间件的软件自动化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就是执行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的自动测试程序,控制被测软件的执行,模拟手动测试步骤,完成全自动或半自动测试。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对软件质量、成本和进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而得到很快的发展。而如今软件规模不断扩大,软件设计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导致软件开发中出现错误或缺陷的机会越来越多,这就使得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而手工测试由于其极具限制的效率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已逐渐被全自动或半自动化测试取代。且对于一些需求变动不频繁、软件需要长期维护且手工测试难以完成的软件测试,自动化测试则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动化测试目的在于缩短测试周期,增强对软件性能方面的测试能力等,从而保证软件质量并使软件能够提前上线。自动化测试可以高效的完成一些重复性测试,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测试过程的干扰,排除了测试的随机性和盲目性,降低冗余,减少遗漏等。
由于国外计算机科技发展较早,目前,较成熟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大多属于国外某些知名IT公司开发,如谷歌、IBM、微软等已经就自动化测试相关工具、技术、自动化测试框架等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如今已具有能稳定运行的自动化平台。如常用的商用传统自动化测试工具有Mercury公司的QTP、IBM公司的RFT。虽然这些商用测试平台性能已经相对稳定,但购买价格高,长期维护成本高,且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企业很难对平台进行扩展,同时平台开发使用的是传统编程语言,其测试用例的编写对测试人员来说也是个难题。常用的开源测试工具有用于Web应用程序测试的Selenium,支持移动APP测试的Appium,用于GUI测试的Autoit等。虽然这些开源工具初期可以免费引进,但工具BUG多,维护不够及时,且引入后的集成开发困难。
国内的自动化测试技术探索起步相对较晚,在企业内的软件自动测试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测试人员技能水平相对而言比较低,因此具有搭建自动化测试平台能力的公司并不多。对于一些中小型公司,由于资金匮乏,且对自动化测试带来的效益没有远见、对自动化测试发展重视不足等原因,自动化测试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仅有些较大型的公司会投入部分人力物力到自动化测试平台的搭建中,但由于没有太多的参照,因此也导致了自动化研究的发展缓慢。
综合以上软件自动化测试平台开发面临的困难,目前,多数公司在开发平台的过程中采用现有的开发框架,在软件开发的整体架构下,融合多种开源/商用组件开发适合其公司产品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虽然扩展性差,但开发成本较低、针对性强。目前常见的软件开发整体架构为B/S架构、C/S架构。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工作界面通过浏览器实现,极少部分事物逻辑在前端实现,主要事物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是种三层结构。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C/S架构即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两层架构,将一些频繁与用户打交道的应用任务交由前端的较简单的客户端,较复杂的计算和重要的资源管理交给网络服务器完成。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0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