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设备与用户操作终端的绑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9370.6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9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黎海云;王攀;邓兆忠;陈挺;汪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设备 用户 操作 终端 绑定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智能设备与用户操作终端的绑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案包括:根据智能设备发送的标志码获取请求,为智能设备生成设备标志码;将设备标志码发送至智能设备,设备标志码的发送触发智能设备进行设备标志码的显示;接收用户操作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绑定请求是用户操作终端根据用户输入的设备标志码生成的,绑定请求携带设备标志码以及用户操作终端自身存储的标识信息;响应绑定请求,将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操作终端与设备标志码对应的智能设备进行绑定。该方案无需为智能设备印制和张贴二维码,不存在二维码张贴出错以及二维码泄露的问题,降低了智能设备被非真实用户绑定的风险,提高了智能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设备与用户操作终端的绑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控制水平日益提高,伴随着家庭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家电成为家用电器智能化控制一个重要趋势。
然而,网络家电中的家用电器控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一个控制终端对应一个家用电器,这种控制终端,由于家用电器的种类较多,导致控制终端也较多,用户携带使用不方便;另外一种是一个控制终端可实现若干家用电器的控制。为了便于若干家用电器与控制终端绑定,在家用电器出厂时为每台家用电器贴上唯一的二维码标志,之后控制终端通过扫描该二维码与相应的家用电器进行绑定,以实现对该家用电器的控制。
但是,上述为家用电器贴二维码的方式,在家用电器运输、销售过程中,二维码的泄露,可能存在家用电器被非真实用户绑定的风险,进而影响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为实现家用电器与控制终端的绑定,为家用电器张贴二维码,在家用电器运输、销售过程中,二维码的泄露可能存在家用电器被非真实用户绑定的风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与用户操作终端的绑定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与用户操作终端的绑定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云端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智能设备发送的标志码获取请求,为所述智能设备生成设备标志码;
将所述设备标志码发送至所述智能设备,所述设备标志码的发送触发所述智能设备进行设备标志码的显示;
接收用户操作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是所述用户操作终端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设备标志码生成的,所述绑定请求携带所述设备标志码以及所述用户操作终端自身存储的标识信息;
响应所述绑定请求,将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操作终端与所述设备标志码对应的智能设备进行绑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与用户操作终端的绑定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用户触发的启动指令,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标志码获取请求;
接收云端服务器响应所述标志码获取请求返回的设备标志码;
显示所述设备标志码,供用户操作终端根据所述设备标志码和自身的标识信息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触发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述设备标志码所属的智能设备与所述标识信息所属的用户操作终端进行绑定。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与用户操作终端的绑定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操作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用户触发跳转进入所述智能设备的配网页面,根据用户在所述配网页面输入的智能设备的特征数据,生成标识信息获取请求;
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所述标识信息获取请求,并接收云端服务器响应所述标识信息获取请求返回的标识信息;
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智能设备所显示的设备标志码,生成携带所述设备标志码与标识信息的绑定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9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