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轴三挡变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9072.7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英可;秦学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11/18 | 分类号: | B62M11/18;B62M2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祁凯娟 |
地址: | 2156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轴 变速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轴三挡变速装置,包括:车架、中轴、行星变速机构及棘爪件架,所述棘爪件架上安装有动力输出轮、棘爪件及弹性件,所述动力输出轮与棘爪件架固定连接或径向定位轴向滑动连接,所述行星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变速器及第二行星变速器,所述第一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一中心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及第一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设有第一棘轮,所述第二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二中心轮、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及第二齿圈,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行星架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形成组合件,所述组合件设有第二棘轮,所述第二齿圈设有第三棘轮,所述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架及第二齿圈三者中的其中之一与中轴固定连接,从而大大简化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轴三挡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变速器包括内变速器及外变速器,外变速器因为裸露在外,因此容易生锈,容易受到撞击,内变速器的使用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较早期的内变速器设置于前轮轴上或后轮轴上,导致前轮轴跟后轮轴的结构较为复杂,后来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业界想到了将内变速器设置于中轴(即踩踏轴)上,从而既可实现变速,又可大大简化前轮轴、后轮轴的结构,现有技术中的中轴变速器大多采用花键移动换挡,不仅换挡难度大,而且还需要在前轮轴或后轮轴内设置超越离合器,从而增加了制造难度,提高了制造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中轴三挡变速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挡方便的中轴三挡变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轴三挡变速装置,包括:车架、中轴及安装于中轴上的行星变速机构及棘爪件架,所述中轴可相对于车架转动,所述中轴的两端分别与踩踏件相连,所述棘爪件架可相对于中轴作轴向移动,所述棘爪件架上安装有动力输出轮、至少一个棘爪件及用于控制棘爪件初始位置的弹性件,所述动力输出轮与棘爪件架固定连接或径向定位轴向滑动连接,所述行星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变速器及第二行星变速器,所述第一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一中心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及第一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设有与棘爪件相配合的第一棘轮,所述第二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二中心轮、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及第二齿圈,所述第一中心轮、第二中心轮分别套设于中轴上并与车架固定连接或减震连接,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行星架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形成组合件,所述组合件设有与棘爪件相配合的第二棘轮,所述第二齿圈设有与棘爪件相配合的第三棘轮,所述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架及第二齿圈三者中的其中之一与中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中轴三挡变速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中心轮与第二中心轮一体成型。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中轴三挡变速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轴通过中轴安装架与车架相连接,所述中轴安装架与中轴之间设有轴承。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中轴三挡变速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棘轮设置于第一行星架的外圆周面处。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中轴三挡变速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棘轮设置于组合件的外圆周面处。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中轴三挡变速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棘轮设置于第二齿圈的外圆周面处。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中轴三挡变速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棘爪件架上开设有数个开口,所述棘爪件通过销安装于该开口内。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中轴三挡变速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棘爪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棘爪件在棘爪件架上均匀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中轴三挡变速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采用棘爪式换挡,可以使前轮轴或后轮轴内不用设置超越离合器,从而大大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花键换挡,本发明中的棘爪式换挡可靠性更高,换挡更加轻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9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