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无机盐为主的油藏内源微生物激活剂及其驱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5801.1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侯岱言;崔开元;郭瑞颀;李吉;闫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岱言 |
主分类号: | C09K8/582 | 分类号: | C09K8/582;E21B4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411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活剂 油藏内源微生物 无机盐 聚合物驱 激活 油藏 生物表面活性剂 降低原油粘度 石油采收率 原油采收率 原油流动 生物气 降解 吐温 微生物 保温 代谢 调配 原油 应用 | ||
一种以无机盐为主的油藏内源微生物激活剂及其驱油方。属于驱油领域。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成本低廉等特点的激活油藏内源微生物激活剂。通过本发明方法,激活油藏内源微生物进而提高石油采收率。激活剂包括NaCl、KH2PO4、Na2HPO4、MgSO4·7H2O、NH4NO3、NaAc、MnCl2和吐温80,用水调配,pH值为7~8。本发明方法:水驱或者聚合物驱后注入上述的激活剂,45℃保温15天。通过激活油藏微生物来降解原油中重质组分降低原油粘度,增强原油流动能力,或代谢出生物气、生物表面活性剂等产物,达到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可应用于水驱后和聚合物驱后油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驱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无机盐为主的油藏内源微生物激活剂及其驱油方法。
背景技术
1926年美国学者Beckman提出细菌可能有利于石油的生产,因为它们的代谢物质能帮助地质构造中的石油释放和运移。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有多个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现场试验。与化学驱油技术相比,这项技术具有成本低、对油藏适应性强、不污染环境和不伤害地层等优点。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将地面分离培养的微生物菌液和营养液注入油层,称为外源微生物采油;二是注入营养液激活油层内微生物,使其在油层内生长繁殖,产生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代谢产物,以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称为内源微生物采油。
油藏在没开发前是封闭体系主要是厌氧环境,其中可能有稀少的古菌等,在开发后形成了大的开放体系,油田长期注水开发的过程中,注入水带注入一定量的微生物到油藏环境,大部分微生物因不适应地下高温、高压和高矿化度条件而死亡,但少数微生物可以耐受这种环境而生存下来,逐渐在油藏中形成较为稳定的微生物群落称为内源微生物。
内源微生物驱油是在注水开采原油过程中周期性地注入氧气和氮、磷营养物质,激活油藏中原有微生物的一种采油技术。内源微生物技术直接利用油藏中的有益微生物群落,避免了外源菌种退化、油层环境的适应性、环保、污染和对采油效果造成的负面影响。省去菌种发酵和运输的费用、廉价,有效期长;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因此该技术具有显著的现场应用优势。
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尽管工艺简单、成本低,但要取得良好效果,首先必须对油层内源微生物构成有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方有可能设计、筛选出有效的营养剂;其次应选择合适的营养剂以促进有用微生物群落的生长繁殖,激发其生物活性;并且,在注入营养剂前后应有有效的、完善的检测和分析手段来跟踪调查。因此,难度较大,周期较长。
在内源微生物驱油矿场试验设计中应尽可能避免激活硫酸盐还原菌(SRB)或不使其生长态势超过地层有益内源菌。硫酸盐还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代谢产生H2S等腐蚀性气体,会酸化原油和地下气体,导致现场管道和设备的腐蚀,还会与地层水中的Fe2+形成FeS沉淀,导致地层的非选择性堵塞,影响采收率的提高。
因此,基于以上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不同细菌所需要的营养物不同,不同营养物培养同一种细菌的效果也不同。营养物的配制主要根据地层条件、营养成分和费用来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成本低廉等特点的激活油藏内源微生物激活剂。
通过本发明方法,激活油藏内源微生物进而提高石油采收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岱言,未经侯岱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5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专用长效固砂剂
- 下一篇:高分子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