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FIG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4410.8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4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男;吴水军;何廷一;陈勇;李俊鹏;宋忧乐;何思远;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fig 电压 穿越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DFIG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不同故障类型下对风电机组影响最严重的的波形起始点的确定方式,得到使转子电压增幅最严重的波形起始点表达式;根据所述波形起始点表达式和并网点电压暂降特征,确定最严重波形起始点的计算公式;采用所述计算公式,获得考虑波形起始点和并网点暂降特征的低电压穿越测试电压暂降规格;根据所述低电压穿越测试电压暂降规格,对DFIG进行低电压穿越测试。本申请首先确定电压增幅最严重的波形起始点表达式,并且考虑了并网点电压暂降特征,进而获取低电压穿越测试电压暂降规格,从而可以更加准确的评估DFIG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FIG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大,风电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日益显现。为提升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规范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方式,世界各国陆续制定并出台了相应的风电并网接入导则,对风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主要包括不脱网连续运行、无功支撑、优化运行等方面。
目前并网风电机组中最常见的双馈感应电机(DFIG,Double-Fed InductionGenerator)因其定、转子同时并网的拓扑结构,以及采用低成本、小容量转子侧变流器的原因,其低电压穿越能力已成为风电并网技术关注的焦点之一。现有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规程中仅规定了暂降幅值和暂降持续时间,并未对故障时波形起始点的选取做出明确规定。实际故障时,故障时刻的波形起始点具有随机性且故障后风电并网点电压将同时发生发生幅值下降和相角变化。不同暂降类型下,不同波形起始点对故障后机组暂态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特定的故障类型下,对机组影响最严重的波形起始点同时受到电压暂降幅值、电网阻抗角、电压相位跳变角度的影响。现行低电压穿越测试标准中规定的电压暂降规格仅规定了故障的暂降幅值和持续时间,并未对故障发生时刻的波形起始点做出明确规定。同时,虽然采用阻抗分压式暂降发生装置,可通过调节短路阻抗值改变故障后的电压幅值和相位角度,但测试电压规格中没有对相位跳变做出规定,亦未考虑波形起始点和相位跳变角度的共同影响。
低电压穿越测试时应考虑波形起始点的影响,对故障时刻的波形起始点和相位跳变角度做出明确规定。未考虑波形起始点的现有低电压穿越测试内容,将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电网中出现与测试时相同的暂降幅值和持续时间的故障情况下,风电机组可能遭受的最严重暂态响应过程。如测试时不考虑故障波形点起始点因素的影响,通过了现有测试的风电机组,在实际并网运行过程中,仍可能出现低电压穿越失败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DFIG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传统的低电压测试方法测试双馈感应电机低电压穿越能力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DFIG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不同故障类型下对风电机组影响最严重的的波形起始点的确定方式,得到使转子电压增幅最严重的波形起始点表达式;根据所述波形起始点表达式和并网点电压暂降特征,确定最严重波形起始点的计算公式;采用所述计算公式,获得考虑波形起始点和并网点暂降特征的低电压穿越测试电压暂降规格;根据所述低电压穿越测试电压暂降规格,对DFIG进行低电压穿越测试。
可选地,所述获取不同故障类型下对风电机组影响最严重的的波形起始点的确定方式,得到使转子电压增幅最严重的波形起始点表达式,包括:根据对DFIG影响最严重的故障类型和现行低电压穿越标准要求,确定测试时采用的故障类型;根据波形起始点对故障后DFIG转子开路电压的影响规律,确定不同故障类型下对DFIG机组影响最严重的波形起始点的确定方法;推导得出对机组影响最严重的波形起始点表达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4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设备转速及电流检测装置
- 下一篇:60Hz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