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音频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无线音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3523.6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76/15;H04R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亭信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7 | 代理人: | 赵永刚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音频设备 数据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音频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无线音频设备。所述无线音频设备包括第一音频装置和第二音频装置,其中,第一音频装置用于当移动终端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主链路与移动终端连接,并通过同步链路与第二音频装置连接,以及当移动终端进入业务状态时,通过同步链路发送主链路的配置信息给第二音频装置,并通过主链路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第二音频装置用于根据主链路的配置信息监听主链路上传输的音频数据。本发明能够克服音频数据二次转发引起的音频数据不同步问题和现有多点音频接收方案中布线成本高的问题,而且该无线音频设备中的各个音频装置可独立使用,从而使得一个无线音频设备能够适配两个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音频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无线音频设备。
背景技术
双耳无线耳机已成为市场的一大热点,不同于单耳蓝牙耳机或者常见的耳机之间采用有线连接的双耳蓝牙耳机,该双耳无线耳机之间采用的是无线连接,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双耳无线耳机实现方案的示意图,该双耳无线耳机包括耳机A和耳机B,耳机A和耳机B中的一个耳机作为主耳机,这里耳机A为主耳机,耳机A通过主链路与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建立连接,并通过辅链路与耳机B建立连接,其中,耳机A负责完成与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之间的业务数据处理,同时转发所有的业务数据至耳机B;耳机B不与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直接通信,其只负责接收耳机A转发的业务数据,以实现通话语音和听歌等音频业务。
虽然上述现有实现方案能够满足双耳无线耳机的功能,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作为主耳机的耳机A需要同时保持两条无线链路,即在接收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音频数据同时还需要转发音频数据给耳机B,由于存在音频数据的二次转发,使得耳机A和耳机B接收的音频数据会有延迟,即两个耳机的音频数据不同步,影响语音通话或者听歌等音频业务的用户体验。
另外,现有的双耳无线耳机通常都是适配同一款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使用,对于拥有两款手机的用户来说需要配备两个双耳无线耳机,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手机或者平板电脑A连接一个双耳无线耳机(包括耳机C和耳机D),手机或者平板电脑B连接一个双耳无线耳机(耳机E和耳机F),两个双耳无线耳机之间是完全独立的,显然,这样的两个双耳无线耳机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再者,现有技术的利用无线音箱进行多点音频接收通常是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来实现的,但是这样的实现方案存在布网成本高且应用不灵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音频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无线音频设备,能够克服音频数据二次转发引起的音频数据不同步问题和现有多点音频接收方案中布线成本高的问题,而且该无线音频设备中的各个音频装置可独立使用,从而使得一个无线音频设备能够适配两个移动终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音频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无线音频设备包括第一音频装置和第二音频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当移动终端处于待机状态时,所述第一音频装置通过主链路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并通过同步链路与所述第二音频装置连接;
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业务状态时,所述第一音频装置通过所述同步链路发送所述主链路的配置信息给所述第二音频装置,并通过所述主链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音频装置根据所述主链路的配置信息监听所述主链路上传输的音频数据,使得两个音频装置同步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音频设备,所述无线音频设备包括第一音频装置和第二音频装置;
所述第一音频装置,用于当移动终端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主链路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并通过同步链路与所述第二音频装置连接;以及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业务状态时通过所述同步链路发送所述主链路的配置信息给所述第二音频装置,并通过所述主链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3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