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诺贝特的新用途以及针对新用途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3234.6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3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鑫鑫 |
主分类号: | A61K31/216 | 分类号: | A61K31/216;A61P3/06;A61P9/10;A61P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用途 高血脂症 冠心病药物 患者血液 神经功能 有效缓解 流变学 制备 制药 合并 预防 治疗 恢复 表现 | ||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涉及一种非诺贝特的新用途以及针对新用途的药物,非诺贝特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高血脂症合并冠心病药物中的新用途。非诺贝特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高血脂症表现,还能改善神经功能,从而有利于患者整体病情的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领域,尤其涉及非诺贝特的新用途以及针对新用途的药物,用于治疗和/或预防高血脂症合并冠心病。
背景技术
非诺贝特(fenofibrate)主要用来降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的胆固醇水平;与其他贝特类药物一样,非诺贝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并且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和降低甘油三酯(TG)水平。非诺贝特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来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非诺贝特自1975年起便开始使用,是最常用的贝特类药物之一,并且有着很好的效果和耐受性。
现有的公开文件包括CN201480056530.6,本文提供通过施用非诺贝特及其类似物治疗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法。CN 200480028731.1,本发明涉及含有微粉化非诺贝特(fenofibrate)、表面活性剂和作为增溶助剂的 粘合纤维素衍生物的非诺贝特组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 固醇血症或高脂血症同时减少对非诺贝特生物利用度的食物效应的药物。CN 201310295659.X, 本发明涉及非诺贝特或其衍生物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用途。CN 201310665672.X, 本发明公开了非诺贝特(Fenofibrate)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至今未见对治疗和/或预防高血脂合并冠心病的用途。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倍受关注和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生活的疾病。我国约有高脂血症患者9000万人,其中3600万人在使用降血脂药物治疗。大量研究证实,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约10%-20%脑梗塞患有高胆固醇血症;而高胆固醇血症病人脑梗塞的发生率较正常人要多5倍,且发生的时间比正常人早,也更严重。这是由于高血脂患者由于脂肪代谢紊乱,是脂肪大量分解为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合成旺盛,是血脂特别是胆固醇增加,引起血管损害,易形成动脉硬化;此外,高血脂病人的血液常是高凝状态,血小板功能也常发生改变,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形成脑血栓的因素。高血脂患者并发脑梗塞比脑出血多,中小梗塞比大片梗塞多,且以多发性居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非诺贝特的新用途,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高血脂症合并冠心病的药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针对上述新用途的用于治疗或预防高血脂症合并冠心病的药物,其中含有非诺贝特。
本发明中所述的非诺贝特是指与商品名相同结构的化合物,非诺贝特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也可以通过合成技术的标准方法来制备。
针对上述新用途的用于治疗和/或预防高血脂症合并冠心病的药物,其中,所述的药物中含有重量百分比1~5%的活性成分非诺贝特和辅料。
具体的,非诺贝特的含量可以为1,1.5,2,2.5,3,3.5,4,4.5或5%。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非诺贝特一般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这种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作为活性成分的非诺贝特和药用辅料,所述的辅料包括乳糖、淀粉、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碳酸氢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水、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和滑石粉。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药物为片剂、胶囊、纳米混悬剂或分散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鑫鑫,未经李鑫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3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