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际轨道交通声屏障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1287.4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2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恒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黄亮亮 |
地址: | 332020 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际 轨道交通 屏障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城际轨道交通声屏障,通过多个折音面可使声波得到多次反射,为一级消音;折音板的消音微孔及后侧的消音腔室组成小孔消音结构,为二级消音;泡沫吸音层外表波浪形消音槽可使声波进一步得到折射,为三级消音;泡沫吸音层为阻性消音材料,可吸收声波的震动,为四级消音;泡沫吸音层内填充弹性橡胶颗粒,橡胶颗粒之间缝隙形成小孔消音结构,弹性橡胶颗粒本身为阻性消音材料,为五级消音;泡沫胶与弧形屏障主体粘接,泡沫胶为阻性消音材料,为六级消音,以上各级消音结构的组合可实现对声音的高频、低频部分均具有良好的降低作用,消音效果优良,而且以上结构的仅为简单的结构的组合,材料本身价格不高,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际轨道交通声屏障。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地面交通拥堵、改善人们出行的最有效控制措施之一。与此同时,轨道交通的震动和噪声污染日益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突出因素。轨道交通产生的噪声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其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严重的噪声甚至可使沿线地区失去原有的功能,影响沿线地区的商业价值。如何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或者减少轨道交通带来的噪声污染是轨道交通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
城际轨道交通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声屏障技术是一种控制轨道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声屏障是立于噪声源和受声点之间的声学障板。目前主要采用的声屏障要么结构复杂、要么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屏蔽效果不佳、要么成本较高,不太实用。
因此,亟需一种成本低廉且屏蔽效果良好的声屏障技术以便于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成本相对低廉且屏蔽效果良好的城际轨道交通声屏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城际轨道交通声屏障包括弧形屏障主体,弧形屏障主体下部具有用于与轨道两侧的预设土建基础连接的连接结构,弧形屏障主体的内侧设有折音板,折音板朝向轨道的方向多次弯折以使折音板的朝向轨道的一侧形成多个呈钝角布置的折音面,折音板远离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泡沫吸音层,泡沫吸音层与折音板之间围成消音腔室,折音板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消音微孔,所述泡沫吸音层朝向折音板的一侧侧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波浪形消音槽,所述泡沫吸音层内填充有零散分布的弹性橡胶颗粒以形成内吸音层,弹性橡胶颗粒为球状颗粒,所述泡沫吸音层的远离折音板的一侧通过粘接剂粘接在弧形屏障主体上,所述粘接剂为泡沫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如下:所述弧形屏障主体包括最外侧的第一消音板,第一消音板内侧间隔设置有第二消音板,第一消音板和第二消音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消音小孔,且第一消音板上的消音小孔的孔径大于第二消音板上的消音孔的孔径,第一消音板上的消音小孔与第二消音板上的消音小孔在弧形屏障主体所在的弧形面内错开设置以形成弯折的消音通道,第二消音板的内侧间隔设置有海绵吸音层,海绵吸音层内通过囊袋包裹有散布的弹性树脂颗粒,弹性树脂颗粒的形状为六面体,第一消音板与第二消音板之间围成第一消音腔,第二消音板与海绵吸音层之间围成第二消音腔,海绵吸音层的远离第二消音板的一侧设有金属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如下:所述囊袋为弹性橡胶制成的弹性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如下:所述弹性树脂颗粒的粒径为5-9mm。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如下:第一消音板上的消音小孔的孔径为6-8mm。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如下:第二消音板上的消音小孔的孔径为3-5mm。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如下:第一消音板与第二消音板之间间隔8-25mm。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如下:第二消音板与海绵吸音层之间间隔5-10mm。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如下:第一消音板上的消音小孔为六边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如下:第二消音板上的消音小孔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恒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恒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1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