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紫外线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0143.7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4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国庆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林口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紫外线 防紫外线 可吸收 无纺布 中间层 里层 表材质 染料 吸收 粉尘 过滤 细菌 体内 观察 配置 | ||
一种防紫外线口罩包含,外层,无纺布为本体,包含光致变染料于该无纺布本体内,能够吸收紫外线;中间层,由能够过滤粉尘、细菌的材质组成;里层,配置用于贴于脸部,其中该中间层位于该里层与该外层之间。本发明口罩的表材质,可吸收紫外线,并可吸收紫外线而产生外观改变,以利观察吸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口罩,特别是关于一种紫外防护的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具有多种变化,传统的口罩具有三层或四层构造,而一般非医疗层级的口罩包含外层、过滤层及内层。外层作用仅为包覆过滤层,但此类传统并无法抗紫外线,本发因而生焉。
发明内容
传统的抗紫外线服饰、帽子或是伞具是在其上涂布抗反射层,以反射部分的紫外线而达到抗紫外线功能。此抗反射层容易经撞击、刮、扯、撕裂而损坏;其是否有防紫外线功能也不可得而知;所以市面充满抗紫外线噱头的衣物,而实际上防护功能未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口罩的表材质,其特别是可吸收紫外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口罩材质,特别是可吸收紫外线而产生外观改变,可观察吸收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料,特别是可吸收紫外线,无需采用复合双层材料结构,使制成简易且可以得到所需颜色。先前技术是基于无法上色而采用双层结构,造成工艺复杂且成本提升。而本案于混料过程中,利用射出成型机制做塑料粒,在混料高分子时掺入传统染色料,使其均匀分布于高分子本体内,而不采用事后加工染色。此并非排除加工染色,而是有需求可以参入染色料形成基本色,可以于事后加工染整其他色。此外,可以提升温度接近于解离温度下操作。
一种可吸收紫外线的口罩,其中包含高分子基础材料掺杂可吸收紫外线例如光致变染料,以一比例混合所制作;纤维由熔融该高分子基础材料,加入光致变或热致变染料使其分布于高分子基础材料内,熔融后抽纱形成,其中熔融温度与抽纱温度低于光致变或热致变染料的解离温度;口罩材质包含光致变或热致变染料以利于吸收紫外线而达到紫外线防护功效;其中若需调整基础材料基本颜色,可在混合高分子基础材料与光致变或热致变染料时掺杂非光致变或热致变染料(此所指为高分子染料)于高分子的基础材料内。如此可以避免事后不易上色问题;且加工温度低于光致变或热致变染料的解离温度。其中上述的熔融程序或抽纱程序添加包含安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UV)吸收剂或以上的组合。其中基础材料及光致变色染料混合比例为:一比十万分之一到一比万分之一;一比万分之一到一比万分之五;一比万分之五到一比千分之一;一比千分之一到一比五百分之一。
其中高分子基础材料包含聚酰胺(Polyamide Fiber)、聚酯(Polyester Fiber)、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 Fiber)、聚乙烯(Polyethylene Fiber)、聚丙烯(Polypropylene Fiber)、 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 Fiber)、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 Fiber)、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Fiber)、聚丙烯腈(PAN)、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氨酯(氨纶)或以上的任意组合。上述基础材料可与天然纤维或半合成纤维或合成纤维混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国庆,未经江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0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