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9255.0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9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许宏波;汪书华;孙黎宏;朱水兴;泮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临江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B01D53/88;F23L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戴锦跃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硝系统,包括烟气输入通道、空预器、高温电除尘器、SCR反应器、与SCR反应器相连的混合母管,空预器、高温电除尘器、SCR反应器依次连接在烟气输入通道上;空预器依次分成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烟气输入通道一端从高温区进入且从中温区穿出。烟气从中温区导出时的温度为320摄氏度到420摄氏度之间,这个温度利于SCR反应器进行脱硝处理;从SCR反应器出来的烟气再经由低温区的降温处理,最后排出。通过上述设置可省去烟气加热装置和烟气冷却器的安装,从而节省能耗、利于环保、降低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以前的脱硝工艺中,空气预热器1和SCR脱硝反应器13是分开的,是相对两个独立的设备。如图1所示,从锅炉内出来的烟气经过空气预热器1的热交换之后,温度会大大降低,一般烟气进入空气预热器1之前的温度在1000摄氏度以上,而空气预热器1的出口温度一般在200摄氏度左右。从空气预热器1出来的烟气送去除尘器11除尘,接着就要送去SCR脱硝反应器13。而此时为保证脱硝反应区的温度能在合适的温度区间(320—420摄氏度),使进入SCR脱硝反应器13的烟气温度达到要求,就需要给烟气再加热,通常在SCR脱硝反应器13的进口烟道中设置一个烟气加热装置12;待烟气经过脱硝反应后,为避免高温烟气对空气的热污染,又要对烟气进行降温处理,则在SCR脱硝反应器13的烟道出口处再设置一个烟气冷却器14,这样才能使脱硝顺利进行。
这样在SCR脱硝反应器13中设置的烟气加热装置12和烟气冷却器14会加大额外的能耗和投资,不利于节能环保,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脱硝系统,可省去烟气加热装置和烟气冷却器的安装,从而节省能耗、利于环保、降低运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气脱硝系统,包括烟气输入通道、空预器、高温电除尘器、SCR反应器、与SCR反应器相连的混合母管,空预器、高温电除尘器、SCR反应器依次连接在烟气输入通道上;所述空预器依次分成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烟气输入通道一端从高温区进入且从中温区穿出;SCR反应器的输出一端连接有烟气输出通道,烟气输出通道的中段经过低温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预器内的烟气温度降低到320摄氏度到420摄氏度之间之间时,正好能够沿着烟气输入通道从空预器内导出,而此时烟气的温度正好利于SCR反应器对这部分烟气进行脱硝处理。由于进SCR反应器之前的烟气温度比较高,所以采用高温电除尘器。完成脱硝后的烟气再沿着烟气输出通道经过低温区进行热交换,最终出来的烟气温度将在12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之间。通过上述设置对烟气温度的把控更为合理,则可省去原先的烟气加热装置和烟气冷却器,从而节省能耗、利于环保、降低运营成本。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高温电除尘器与所述空预器之间的烟气输入通道上安装有第一温度开关装置,第一温度开关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控制器、第一电动阀,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烟气输入通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导至第一控制器上,第一控制器响应于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并用于控制第一电动阀的启闭;烟气输入通道上连接有第一传输管且第一传输管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温度开关装置的两端,第一传输管的中段位于中温区内且靠近高温区布置,第一传输管上安装有第一安全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烟气输入通道内的烟气温度小于320摄氏度时,第一温度传感器向第一控制器发出温度信号,从而由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阀截断烟气输入通道,则烟气输入通道内的压强增大,第一安全阀打开,温度小于320摄氏度的烟气重回中温区靠近高温区部分。由于中温区靠近高温区部分可用于加热烟气,使烟气温度提高至320摄氏度之上,再重回烟气输入通道内并输送至高温电除尘器和SCR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临江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临江环保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9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