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公众号用户授权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7423.2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0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汪贵;王彦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小马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授权管理 交互授权 网页 联合 数据库 应用 管理步骤 权限类型 授权管理 统一管理 用户授权 用户信息 用户资料 授权 字段 订阅 开放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公众号用户授权管理方法,包括微信网页授权和微信交互授权,微信交互授权管理步骤:判断是否存在联合ID;根据联合ID+应用ID判断用户是否存在;根据开放ID+应用ID判断用户是否存在;注入用户信息,结束授权或者将开放ID、联合ID、用户资料相关字段插入数据库;微信网页授权管理步骤:判断网页Cookie中是否存在系统ID;判断该公众号是否是服务号或者是借权的订阅号;判断数据库用系统ID+应用ID用是否存在;对是否存在联合ID进行判断。本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公众号用户授权管理方法,完成了不同权限类型的公众号的用户授权,实现了对多公众号进行方便统一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微信平台的多公众号的用户授权管理,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公众号用户授权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微信托管第三方公司来说,会有几个、几十个、甚至成百上千个客户提供的公众号需要管理,传统的做法是为每个公众号提供一套独立的管理程序、服务器、数据库等资源,当管理的公众号数量不多时这种模式还是能接受的,但是当托管的公众号达到几十,几百、上千的时候,这种模式的是可怕的,而且对于托管的公众号来说可谓是风格各异,有认证的、未认证的;有订阅号、服务号;有的既有订阅号又有服务号,因为权限的不同,用户授权的环境不同(网页授权、微信交互授权),通过传统的方法很难对这些风格不同的公众号产生的用户进行管理。试想如果一个新的模块发布或是更新,都要更新成百上千个服务器上的管理程序代码,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当然版本更新的繁琐只是这种模式下的一个显著的问题而已,公众号、用户数据等业务上更是难以管理。
发明内容
通过对现有专利文献的检索,我们尚未发现方便微信平台多公众号管理的相关报道。
为这解决现有微信平台多公众号管理管理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公众号用户授权管理方法,可以对多公众号进行方便统一管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公众号用户授权管理方法,包括微信网页授权和微信交互授权,微信网页授权和微信交互授权借助于托管系统对公众号本身管理的步骤如下:
S1:不同的订阅号以及不同的服务号经过托管系统托管;
S2:托管系统将托管的不同的的订阅号以及不同的服务号再经过微信网页授权和微信交互授权进行授权管理;
S3:经过微信网页授权和微信交互授权二者授权管理后再转到托管系统托管;
S4:托管系统将授权管理的公众号通知对应的各个用户。
优选的,对于微信交互授权,其授权管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获取用户的联合ID;
第二步、判断是否存在联合ID;
第三步、根据联合ID+应用ID判断用户是否存在;
第四步、根据开放ID+应用ID判断用户是否存在;
第五步、注入用户信息,结束授权或者将开放ID、联合ID、用户资料相关字段插入数据库,注入用户信息完成授权。
优选的,针对步骤二,如果存在联合ID,然后根据联合ID+应用ID判断用户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联合ID,然后根据开放ID+应用ID判断用户是否存在;
优选的,针对步骤三,用户存在就注入用户信息,结束授权,如果用户不存在,就新增用户,将该公众号的开放ID、联合ID、、用户资料相关字段插入数据库,注入用户信息完成授权。
优选的,针对步骤四,用户存在就注入用户信息,结束授权,如果用户不存在,就新增用户,将开放ID、联合ID、用户资料相关字段插入数据库,注入用户信息完成授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小马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小马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7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