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耦合电感的高变比软开关DC-DC降压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5273.1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9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何良宗;能计晓;林育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H02M1/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晓艳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电感 开关 dc 降压 变换器 | ||
一种带耦合电感的高变比软开关DC‑DC降压变换器,包括一对耦合电感L1和L2、第一开关电容Cf1、第二开关电容Cf2、钳位电容Cc、输出滤波电容Co、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一体二极管D1、第二体二极管D2、第三体二极管D3、第四体二极管D4、续流二极管Df。本发明的变换器的电压变比由占空比D和匝数比N两个自由度决定,通过调整耦合电感的匝数比,能够获取更大的电压变比,避免了极限占空比的使用,从而减小了电流纹波。本发明中耦合电感的采用提升了增益空间和功率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直流变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耦合电感的高变比软开关DC-DC降压变换器。
背景技术
Buck电路作为一种基本的DC-DC变换器,广泛地运用在各种领域,如电动汽车、电力、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Buck变换器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和功率密度高的指标尤其显著。传统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变比只由开关管的占空比D决定,因此,要实现高变比降压功能,必须使用极限占空比,从而导致很大的电流纹波。
开关器件都存在开关损耗,开关损耗由开通损耗和关断损耗两部分构成。与关断损耗相比,一般开通损耗占据开关损耗的绝大部分。因此,减小开通损耗对于提高变换器的效率尤其迫切。变换器工作在传统的硬开关条件下,开关损耗会随着开关频率的升高而增加,整体电路的效率会降低。软开关技术是减少开关损耗、提高效率和增强稳定性的最佳方法,同时可以减少散热器的体积,从而减小了变换器电路的体积和重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实现软开关技术的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增加额外的谐振电路来实现软开关技术。在谐振电路中,通过增加开关管、二极管、电感等器件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关状态或零电流开关状态。附加的谐振电路在开关管两端产生了高电压、大电流的冲击。选择合适的开关管变得尤为困难。这是因为大功率等级的开关管将会产生更多的功率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耦合电感的高变比软开关DC-DC降压变换器,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耦合电感的高变比软开关DC-DC降压变换器,包括一对耦合电感L1和L2、第一开关电容Cf1、第二开关电容Cf2、钳位电容Cc、输出滤波电容Co、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一体二极管D1、第二体二极管D2、第三体二极管D3、第四体二极管D4、续流二极管Df;
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与直流输入电源Vi的正极相连;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源极与第一开关电容Cf1的一极相连;第一开关电容Cf1的另一极与耦合电感次级L2的同名端相连;
耦合电感次级L2的异名端与第二开关电容Cf2的一极相连;第二开关电容Cf2的另一极与耦合电感初级L1的同名端相连,耦合电感初级L1的异名端与输出电压Vo的正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输出双反馈电荷泵结构
- 下一篇:双向DCDC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