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博弈论的有源配电网数据安全高效传输优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4390.6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6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邓松;徐雨楠;岳东;朱博宇;王堃;张利平;吴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莹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纳什均衡解 高效性 博弈论模型 高效传输 数据安全 数据传输 效用函数 优化函数 博弈论 多约束条件 传输数据 传输优化 选择策略 有效解决 终止条件 博弈 多目标 快速性 迭代 构建 优化 传输 监测 应用 安全 | ||
1.基于博弈论的有源配电网数据安全高效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有源配电网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构建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的优化函数为:
s.t.R(xi)≥0
ρ(xi)≥0
其中,表示影响有源配电网数据传输安全风险值最小,表示有源配电网数据传输效率最大;xi表示第i个影响有源配电网数据传输的安全风险,R(xi)表示第i个风险对应的风险值,ρ(xi)表示在第i个安全风险影响下的数据传输效率;
根据监测的有源配电网的传输数据,判断是否采用博弈论模型进行传输优化;
当判断需要采用博弈论模型优化时,将优化函数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视为博弈中的两个参与者,确定博弈论模型中安全性和高效性的策略集,并且定义高效性的效用函数和安全性的效用函数,以建立博弈论模型;
所述博弈中两个参与者在各自的策略集中选择策略,并各自根据所选的策略利用效用函数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达到纳什均衡解,如果达到则和终止条件进行比对,当达到终止条件时则结束迭代;当没有达到终止条件时则继续选择策略,并计算效用值,求得下一个更优的纳什均衡解,直到求得当前最优纳什均衡解即为达到终止条件的最终纳什均衡解;其中,终止条件包括设立终止函数,具体为:
公式中,Ei为高效性E的终止函数;Si为安全性S的终止函数;Pi和Vi分别为求解出的当前纳什均衡解;P0表示数据传输时达到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攻击值;V0为数据传输时能达到用户需求的最低速率;
将所求得最终纳什均衡解应用到有源配电网的数据传输中,以达到传输所需的快速性和安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博弈论的有源配电网数据安全高效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数据传输知识规则库,将监测的有源配电网的传输数据输入数据传输知识规则库进行判断是否采用博弈论模型进行传输优化。
3.基于博弈论的有源配电网数据安全高效传输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传输监视器,用于监测的有源配电网的传输数据,并据此判断是否采用博弈论模型进行传输优化;
模型生成器,用于基于有源配电网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构建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的优化函数,且当判断需要建采用博弈论模型优化时,将优化函数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视为博弈中的两个参与者,确定论模型中安全性和高效性的策略集,及定义高效性的效用函数和安全性的效用函数,以建立博弈论模型;其中,优化函数具体为:
s.t.R(xi)≥0
ρ(xi)≥0
公式中,表示影响有源配电网数据传输安全风险值最小,表示有源配电网数据传输效率最大;xi表示第i个影响有源配电网数据传输的安全风险,R(xi)表示第i个风险对应的风险值,ρ(xi)表示在第i个安全风险影响下的数据传输效率;
算法终止器,用于根据所述博弈中两个参与者在各自的策略集中选择策略,并各自根据所选的策略利用效用函数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达到纳什均衡解,及在达到纳什均衡解时将其和终止条件进行比对,当达到终止条件时则结束迭代;当没有达到终止条件时则继续选择策略,并计算效用值,求得下一个更优的纳什均衡解,直到求得当前最优纳什均衡解即为达到终止条件的最终纳什均衡解;其中,终止条件包括设立终止函数,具体为:
公式中,Ei为高效性E的终止函数;Si为安全性S的终止函数;Pi和Vi分别为求解出的当前纳什均衡解;P0表示数据传输时达到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攻击值;V0为数据传输时能达到用户需求的最低速率;
数据传输操作核心,用于将所求得最终纳什均衡解应用到有源配电网的数据传输中,以达到传输所需的快速性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3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