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矩形咬合桩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4105.0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8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朱作猛;王建军;胡宝山;张敏杰;刘忠秋;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5 | 代理人: | 张翔 |
地址: | 2004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 咬合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矩形咬合桩支护结构,包括由桩体与冠梁和水平支撑组成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桩体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桩与两侧的水泥土矩形桩相互搭接而成的咬合桩,所述钢筋混凝土矩形桩与两侧水泥土矩形桩的搭接部位长度为0.3~0.5m。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矩形咬合桩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双轮铣削的成桩工艺对水泥土矩形桩和钢筋混凝土矩形桩进行交替作业,将钢筋混凝土矩形桩与两侧的水泥土矩形桩相互搭接为整体连续防水、挡土的咬合桩支护结构,具体施工包括下述步骤:
a、开挖导沟
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定位及高程引测工作,并做好永久及临时标志,然后将双轮铣对正待施工的水泥土搅拌墙的轴线进行导沟开挖;
b、水泥土矩形桩的施工
按常规的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的方法进行两水泥土矩形桩间隔设置的轮翻作业,将搅拌头持续性地深入地下,在铣轮破碎土壤的同时,泵送液体材料至搅拌头底部,与掘松的土壤充分搅拌,在铣轮向下搅拌的同时加入压缩空气以提高破碎和搅拌效果,达到设计深度后,拔出搅拌轮的同时连续注入水泥浆,所述两水泥土矩形桩的间隔距离小于矩形桩的长度;
c、钢筋混凝土矩形桩的施工
在两水泥土矩形桩中间进行钢筋混凝土矩形桩的交替作业,采用双轮铣削钻机施工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依次进行护筒埋设、移机定位、铣削钻进、成孔检测、一次清孔、吊放钢筋笼、二次清孔和浇筑混凝土,所述钢筋混凝土矩形桩与两侧水泥土矩形桩咬合的搭接长度为0.3~0.5m;
d、矩形桩的轮作浇筑
按上述步骤b和步骤 c 依次对水泥土矩形桩和钢筋混凝土矩形桩进行交替作业,直至完成整体连续防水、挡土的支护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1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