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代有机溶剂制备电池电解液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4099.9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翁业芹;谢文健;师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8 | 分类号: | H01M10/0568;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53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溶剂 氟代 电池电解液 提纯 称量 锂盐 制备 添加剂 检测 电化学循环性能 安全性能 称量仪器 热稳定性 实时检测 物料配比 原料准备 受热 电解液 过充电 合格率 电池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代有机溶剂制备电池电解液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以氟代有机溶剂为主要原料之一,同时准备锂盐和添加剂,根据电解液物料配比,通过称量仪器对氟代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进行称量;S2:提纯:对S1中所述的称量后的氟代有机溶剂进行提纯处理,通过检测仪器对提纯后的氟代有机溶剂进行检测,不合格需要继续进行提纯,检测合格后氟代有机溶剂投入产品罐中,等待使用。本发明通过以氟代有机溶剂制成的电池电解液,有利于改善电池在受热、过充电等状态下的安全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循环性能和热稳定性,且便于对生产的每个步骤进行实时检测,提高了电池电解液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氟代有机溶剂制备电池电解液的工艺。
背景技术
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三大主要材料之一,其组成对于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多采用以LiPF6为电解质盐,二元或三元混合的高纯度有机碳酸酯类化合物(如EC、PC、DMC、DEC、EMC等为)溶剂,并加入添加剂以改善电解液性能,如提高电池容量及安全性,电解液就像人体血液一样,把电池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在电池中承担着正负极间传递电荷的作用,它对于电池的比容量、工作温度范围、循环效率、安全性能和成本等至关重要,目前采用的以有机碳酸酯为基础的有机溶剂体系已不能胜任,在过度充放电、短路和大电流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放出大量的热,致使电池体系内部温度过高,成为安全隐患;同时充放电容量和循环寿命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且电池电解液在制备的过程中,不便于对每个流程进行检测,容易导致生产出的电池电解液不合格,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氟代有机溶剂制备电池电解液的工艺,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氟代有机溶剂制备电池电解液的工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氟代有机溶剂制备电池电解液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以氟代有机溶剂为主要原料之一,同时准备锂盐和添加剂,根据电解液物料配比,通过称量仪器对氟代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进行称量;
S2:提纯:对S1中所述的称量后的氟代有机溶剂进行提纯处理,通过检测仪器对提纯后的氟代有机溶剂进行检测,不合格需要继续进行提纯,检测合格后氟代有机溶剂投入产品罐中,等待使用;
S3:反应混合:将S2中所述的合格的氟代有机溶剂放入反应设备中,根据电解液物料配比,向反应设备中加入添加剂和锂盐,进行混合反应,得到电解液样品;
S4:检测:通过检测仪器对S3中所述的电解液样品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的话,需要对电解液样品进行及时处理,处理后再次通过检测仪器进行检测,直到检测合格,得到电池电解液;
S5:灌装:将S4中所述的检测合格的电池电解液灌入包装桶。
优选地,所述S1中,称量仪器为电子天平和称量桶,将称量桶放到电子天平上,记录电子天平所显示的数值,将氟代有机溶剂导入称量桶内,根据电解液物料配比,称量定量的氟代有机溶剂,氟代有机溶剂称量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对锂盐和添加剂进行称量。
优选地,所述S2中,将称量后的氟代有机溶剂投入到精馏塔中,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即在同一温度下各组分的蒸气压不同这一性质,使液相中的轻组分(低沸物)转移到气相中,而气相中的重组分(高沸物)转移到液相中,从而实现氟代有机溶剂和水分离的目的,将精馏后的氟代有机溶剂通过分子筛再次进行脱水处理。
优选地,所述S2中,检侧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和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通过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和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对提纯后的氟代有机溶剂的水分、电导率、色度、酸度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0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