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3598.6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4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潘韵;王款;郑文官;仵静静;李莉玲;陈泽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邑鸿善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P3/00;C05F11/08;C05F15/00;C05F17/20;C12R1/07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何贯通 |
地址: | 4549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营养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及其应用,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保藏登记号为GDMCC No.60242,本申请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甘薯两大土传病甘薯黑斑病和甘薯根腐病的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本申请制备的肥料可以显著改善甘薯因黑斑病和根腐病造成的减产问题,并且本申请的有机肥以腐熟有机质作为发酵培养基,既能为甘薯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同时腐熟有机质又能为功能菌种在田间的定殖营造良好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薯又名甜薯,旋花科薯蓣属,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兼具丰富营养和特殊的保健功效,又由于其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的特点,甘薯在世界范围内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是21世纪解决粮食短缺和能源问题的重要农作物之一。我国甘薯占世界甘薯种植面积的45.0%,年平均产量约1.0亿吨,占世界甘薯总产量的75.0%,其总产量在国内粮食作物中位居第四,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
甘薯其块根生长于地下,极易受到甘薯土传病大面积的危害,这些病害不仅导致甘薯产量大幅减少,还严重降低了甘薯的品质及贮藏性。目前,影响我国甘薯产量的两大土传病害分别为甘薯黑斑病和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又称黑疤病,是由子囊菌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et Halsted)侵染所致,在各甘薯产区均有发生,其不仅在大田为害严重,在育苗期和贮藏期还会导致烂苗床和烂窖,减产严重。薯块受害,多在伤口(虫口或自然伤口等)处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间凹陷,上生有黑色霉状物或刺毛状物,病部组织坚硬,薯肉呈墨绿色,味苦,不能食用。甘薯根腐病别名茄类镰孢甘薯专化型,属真菌半知菌,有性时代为子囊菌红球赤壳菌(Nectria haematococcaBerK.et Br),发病主要集中在大田生长期,病情较轻的植株结薯少而小,薯块品质低劣,严重的,地下根茎大部或全部变黑腐烂,整株枯死,减产严重。
长期以来,对于甘薯黑斑病和根腐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等化学防治措施,化学药物的长期使用不仅会使病原菌产生一定的耐药性,造成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而且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会严重破坏土壤的微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降低了甘薯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因此,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来解决甘薯生产中常见的病害问题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并筛选出了多种能够拮抗病原微生物的菌种,芽孢杆菌由于其具有能够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无毒无害、在自然界尤其是土壤中分布广泛的特性,被作为生物防治中的重要微生物菌群受到深入广泛的研究。其中,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作为生防菌种已经被应用于多种经济作物的病害防治中,但其应用于防治甘薯两大病害黑斑病和根腐病的研究还没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保藏号GDMCC No.60242;其命名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2-3;保藏中心为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17年9月13日。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在防治甘薯黑斑病或/和根腐病方面的应用。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在肥料中的应用。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制备有机肥的方法,所述有机肥中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菌数大于等于1亿cfu/g。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有机肥由腐熟有机质经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发酵制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腐熟有机质为畜禽粪便和秸秆粉共同腐熟后的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邑鸿善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邑鸿善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3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