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辐射一锅法合成吡啶并[1,2-a]嘧啶类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3206.6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0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郭成;赵征;吴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辐射 一锅 合成 吡啶 嘧啶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波辐射一锅法合成吡啶并[1,2-a]嘧啶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微波首次应用到化学反应中以来,凭借其加热的整体性、即时性、选择性、能量利用的高效性这些优点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微波加热这一方式能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加快反应速度,而且这一技术同时具有污染少,操作容易,后处理简单等优点。因此,绝大多数在传统加热条件下的有机合成反应都能利用微波加热这一技术来实现相关的转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反应:氧化、烷基化、缩合、成环、重排、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皂化和酯化反应等。
在现今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杂环化合物的数量占总数的65%以上,可见杂环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有机化学是从研究天然化合物开始的,千百年来,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一直是有机化学家研究的“宠儿”。在这些天然活性化合物中,大多数都是杂环化合物。吡啶并嘧啶类杂环化合物是天然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吡啶并嘧啶杂环骨架的化合物以其显著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成为当今化学界和生物界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具有抗血栓作用、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另外它们对二氢叶酸还原酶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因此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艾滋病、白血病和其他神经性疾病。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恶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因此,如何设计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运用微波辐射一锅法快速高效的合成了吡啶并[1,2-a]嘧啶类化合物,此方法符合环境友好型的合成方法学,具有高产率、高原子经济性、收敛性以及易操作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绿色节能、选择性高、效率高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新的具有潜在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的吡啶并[1,2-a]嘧啶类化合物。本发明涉及式I的一系列杂环化合物:
其中R为2-溴苯基、3-硝基苯基、4-甲基苯基、苯基、4-硝基苯基、4-氟苯基、4-溴苯基、4-乙基苯基、4-氯苯基、3-甲基苯基、3-氯苯基、2-甲氧苯基、1-萘基、2-吡啶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但是它决不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系列吡啶并[1,2-a]嘧啶类化合物,其结构如下:
R定义如以上发明概述中所定义。
式I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路线中描述的方法来制备。但是它决不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除非另外说明,下式的化合物中的R定义如以上发明概述中所定义。
本发明的具体反应式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中,收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0.5mmol原料完全反应可以得到0.5mmol的产物,
收率=产物实际摩尔量/产物理论摩尔量*100%。
实施例1:化合物6-氨基-9-硝基-8-苯基-1,3,4,8-四氢-2H-吡啶并[1,2-a]嘧啶-7-甲酰胺的制备。
在20mL微波三口反应瓶中,加入苯甲醛0.5mmol,氰基乙酰胺0.5mmol,2-硝基亚甲基六氢嘧啶0.5mmol,哌啶0.01mmol以及无水乙醇3ml,放入微波反应器中,连接冷凝回流装置以及尾气吸收装置。微波反应器设定温度80℃,功率200W,辐射10min。待反应完全(TLC检测确定,展开剂V乙酸乙酯∶V石油醚=1∶4),反应混合物倒入25ml烧杯中,室温下冷却数小时,抽滤,无水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去除溶剂,得到黄色固体产物,收率为85%。
实施例2:化合物6-氨基-8-(2-溴苯基)-9-硝基-1,3,4,8-四氢-2H-吡啶并[1,2-a]嘧啶-7-甲酰胺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3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