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系统间同极交叉跨越故障模型建立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3123.7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9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香;张帆;赵利刚;黄冠标;杨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6;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系统 交叉 跨越 故障 模型 建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直流系统间同极交叉跨越故障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系统包括第一直流系统和第二直流系统,所述第一直流系统为第一电压等级的双极性两端直流输电系统,所述第二直流系统为第二电压等级的双极性两端直流输电系统,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第一输电线路和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第二输电线路在预定跨接点跨接,所述第一输电线和第二输电线同极性,所述预定跨接点悬空;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第一直流系统以及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整流侧和逆变侧进行单端口戴维南等值,以获取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等值电路和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等值电路构成的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
对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进行仿真运行并根据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的仿真运行的结果获取第一网络拓扑图和第二网络拓扑图;所述第一网络拓扑图为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在第一阶段故障时,包含所述第一输电线路以及所述第二输电线路中有电流通过的换流站和线路电阻的简化模型;所述第二网络拓扑图为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在第二阶段故障时,包含所述第一输电线路以及所述第二输电线路中有电流通过的换流站和线路电阻的简化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拓扑图依据预设规则建立第一边界方程组;根据所述第二网络拓扑图依据预设规则建立第二边界方程组;
根据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的仿真运行的结果获取所述第一网络拓扑图和所述第二网络拓扑图中的换流站的触发角值,所述换流站包括整流站和逆变站;
根据机电暂态仿真规则将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中所述第一输电线路以及所述第二输电线路的整流侧和逆变侧的母线通过故障等值阻抗接地,以建立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等值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拓扑图中的换流站的触发角值、所述第一边界方程组、预设整流侧方程组和预设逆变侧方程组计算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等值模型在所述第一阶段故障时的所述故障等值阻抗的值;
根据所述第二网络拓扑图中的换流站的触发角值、所述第二边界方程组、预设整流侧方程组和预设逆变侧方程组计算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等值模型在所述第二阶段故障时的所述故障等值阻抗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直流系统以及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整流侧和逆变侧进行单端口戴维南等值,以获取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等值电路和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等值电路构成的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包括:
对所述第一直流系统以及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整流侧和逆变侧进行单端口戴维南等值,以获取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各个端口的戴维南等值电压源和戴维南等值阻抗以及所述第二直流系统各个端口的戴维南等值电压源和戴维南等值阻抗;
根据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各个端口的戴维南等值电压源和戴维南等值阻抗建立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等值电路;
根据所述第二直流系统各个端口的戴维南等值电压源和戴维南等值阻抗建立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等值电路;
根据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等值电路和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等值电路构建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的仿真运行的结果获取第一网络拓扑图和第二网络拓扑图包括:
获取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仿真运行后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中所有换流站的电流仿真曲线;
根据所述同极性交叉跨越不接地故障模型中所有换流站的电流仿真曲线获取所述第一网络拓扑图和所述第二网络拓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31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