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磁共振确定孔隙介质毛管压力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2342.3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8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肖立志;王琳;廖广志;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1N24/08;G06K9/62;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会景;黄健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共振 确定 孔隙 介质 压力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磁共振确定孔隙介质毛管压力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多个训练样品;测量每个训练样品的氮吸附孔径和吸附量,并得到氮吸附毛管压力曲线;测量并得到每个训练样品的实测毛管压力曲线;获得每个训练样品的氮吸附‑实测毛管压力曲线,并提取氮吸附‑实测毛管压力曲线的特征参数;测量每个训练样品的核磁共振T2谱曲线,并根据特征参数,建立核磁共振T2谱曲线与特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提供待测样品,并获得待测样品的核磁共振T2谱曲线,根据上述映射关系,确定该待测样品的毛管压力曲线。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根据核磁共振T2谱曲线准确预测毛管压力曲线,尤其适合具有纳米尺度孔隙的孔隙介质的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领域、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确定孔隙介质毛管压力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纳米材料及天然页岩等孔隙介质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转换成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毛管压力曲线能够表征岩石的毛管压力性质、求取储层的含油饱和度等,是油藏相渗评价的关键参数。对毛管压力曲线的研究是油藏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在井下作业时,并没有测井仪器可直接测量毛管压力曲线,因此需要通过其它方法间接获得毛管压力曲线。
采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核磁共振T2谱曲线)转换成毛管压力曲线,是目前实际作业中最常采取的手段,具体包括:首先通过相似对比法,获得每块岩样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与压汞曲线之间的横向转换系数;并通过分段等面积对比法,获得每块岩样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与压汞曲线之间的纵向转换系数;然后根据上述横向转换系数和纵向转换系数,获得伪毛管压力曲线,比如中国专利申请201310160973.7就记载了采用上述手段获得伪毛管压力曲线的详细步骤,并根据伪毛管压力曲线计算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方案。
但是,目前大部分利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评价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都是基于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横向弛豫时间与孔径分布之间具有如下的线性相关性:
上述式(1)中,PC代表毛管压力,MPa;C代表横向转换系数,无量纲;T2代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横向弛豫时间,ms。
但是,由于实际地层孔隙结构十分复杂,简单的利用上述线性关系来确定毛管压力曲线,往往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并且,孔径越小,误差就越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磁共振确定孔隙介质毛管压力的方法和装置,采用多个训练样品建立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与氮吸附-实测毛管压力曲线的特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对待测样品毛管压力曲线的准确预测,尤其可用于准确预测具有纳米级孔径的待测样品的毛管压力曲线。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核磁共振确定孔隙介质毛管压力的方法,包括:
提供多个训练样品;
测量每个训练样品的氮吸附孔径和吸附量,并根据氮吸附孔径与吸附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氮吸附孔径与毛管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每个所述训练样品的氮吸附毛管压力曲线;
测量每个训练样品的毛管压力曲线,作为实测毛管压力曲线;
根据氮吸附毛管压力曲线和实测毛管压力曲线,获得每个训练样品的氮吸附-实测毛管压力曲线,并提取氮吸附-实测毛管压力曲线的特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2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