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容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9406.4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2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满娜;李欣;王克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15008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容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容灾的方法,其主要原理为:根据数据的模块化处理并进行镜像处理,在主处理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同时进行RAM的虚拟传输过程,即主处理器将寄存器以及RAM中对应的实时传输完成的数据模块删除以达到虚拟传输与实时传输在未传输部分的一致,同时也能达到时间上的一致,在发生数据灾难时,主处理器可以迅速的进行数据的填补传输,达到提高主处理器对数据灾难的应对效率的目的。同时,通过虚拟以及实时传输同时进行的方法,减少了主处理器应对数据灾难的延时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容灾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的应用在越来越广泛,具体如在电信、金融、电子商务等行业都形成有自己的数据库或数据中心为了保证数据遭遇重大灾难时,不至于给电信、金融或电子商务等行业的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阻碍,数据库或数据中心必须要有一定的容灾能力。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数据库或数据中心的容灾能力,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容灾:第一种:实现一对一的镜像容灾备份;采用同类型的容灾备份数据库或主机进行容灾备份。这种方法的能够有很好的容灾能力,在一台主机或一个数据库出现异常时,可以通过立即启动另一个台主机或数据库;但是这种方式,硬件和维护成本高、且在后续数据管理、扩容等各方面都会有诸多的限制。第二种:基于归档日志或重做日志等信息的容灾备份方式,这种备份方式很好的解决了硬件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但是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若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有备份数据,则需要后续在维护工作人员的手动解压下,才能进行数据的完整恢复,显然这种方式的智能性不够、时间延迟大、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容灾的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容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0:主处理器将数据划分为若干数据模块并将数据模块镜像并储存在若干RAM中;
S020:所述主处理器按照数据模块顺序发送数据;
S030:当第一数据模块到达第一节点时,所述主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数据模块写入第一寄存器,所述第一寄存器暂时储存所述第一数据模块;
S040:所述主处理器识别所述第一寄存器中暂时储存的第一数据模块;
S050:所述主处理器根据识别出的所述第一寄存器中的第一数据模块删除第一RAM中对应的第一数据模块;
S060:当第一数据模块到达第二节点时,所述主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数据模块写入第二寄存器,所述第二寄存器暂时储存所述第一数据模块;
S070:所述主处理器识别所述第二寄存器中暂时储存的第一数据模块;
S080:所述主处理器根据识别出的所述第二寄存器中的第一数据模块删除第二RAM中对应的第一数据模块;
S090:当第二数据模块到达第一节点时,所述主处理器将所述第一寄存器中暂时储存的第一数据模块删除并将所述第二数据模块写入第一寄存器,所述第一寄存器暂时储存所述第二数据模块;
S100:所述主处理器识别所述第一寄存器中暂时储存的第二数据模块;
S110:所述主处理器根据识别出的所述第一寄存器中的第二数据模块删除第一RAM中对应的第二数据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S060还包括:
S061:当第一数据模块到达第N节点时,所述主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数据模块写入第N寄存器,所述第N寄存器暂时储存所述第一数据模块;
S062:所述主处理器识别所述第N寄存器中暂时储存的第一数据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学院,未经哈尔滨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9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引线电阻过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台球桌用桌布快速展铺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