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8607.2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0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峰;杜明晓;余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51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业务模块 金融服务平台 数字资产 供应链 资产 存储信息 底层模块 电子资产 对外服务 管理模块 交易模块 金融机构 可追溯性 使用管理 信息共享 依次连接 资产交易 中心化 资金流 协作 竞价 物流 信息流 篡改 透明度 构筑 转换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对外服务平台业务模块、平台业务模块和区块链底层模块,所述平台业务模块包括使用管理模块、数字资产交易模块和数字资产管理模块。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由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共同管理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具有的去中心化协作、存储信息不可篡改的特点,大大提高了透明度、可追溯性和安全性,具有线下资产转换为电子资产、资产融资、资产交易、资产竞价的功能,其适合构筑多方协作和信息共享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平台,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由于供应链金融参与方众多,导致信息不对称等,而且供应链相关企业融资成本高,协作困难,沟通成本高,交易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具有的去中心化协作、存储信息不可篡改的特点,大大提高了透明度、可追溯性和安全性,具有线下资产转换为电子资产、资产融资、资产交易、资产竞价的功能,其适合构筑多方协作和信息共享等,还能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记录给出合理的评级建议,督促相关参与方增强诚信意识,构建一个信任和诚信的平台。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其特点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对外服务平台业务模块、平台业务模块和区块链底层模块,所述平台业务模块包括使用管理模块、数字资产交易模块和数字资产管理模块,所述区块链底层模块存储设置有预设用户注册合法要求信息,所述对外服务平台业务模块用于用户向系统提交用户注册信息、通过所述平台业务模块向所述区块链底层模块查询所述用户注册信息是否匹配所述预设用户注册合法要求信息,所述用户注册信息与所述预设用户注册合法要求信息匹配时,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存储到所述区块链底层模块并生成合法用户,所述数字资产管理模块用于负责审核所述合法用户将线下资产信息登记为线上数字资产的申请、审核通过后生成线上数字资产、授权给评估机构对所述线上数字资产进行评估并产生线上数字评估资产、接受所述合法用户的发行申请和将发行申请发送给所述数字资产交易模块,所述数字资产交易模块所述线上数字评估资产进行发行和提供交易,所述线上数字资产的申请和评估及所述线上数字评估资产的发行和交易情况均记录到所述区块链底层模块上,所述信用管理模块用于预设信用标准、根据所述预设信用标准对所述线上数字资产的申请和评估及所述线上数字评估资产的发行和交易情况进行评定获得信用度值和对所述合法用户设定操作权限。
优选地,所述线下资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仓单、拥有者、捆包情况、资产类型、重量、数量和总价。
优选地,所述提供交易包括但不限于出售、竞价拍卖或者融资。
优选地,所述平台业务模块还包括权限管理模块,所述权限管理模块根据所述信用度值对所述合法用户访问所述区块链底层模块的权限进行限制。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由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共同管理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具有的去中心化协作、存储信息不可篡改的特点,大大提高了透明度、可追溯性和安全性,具有线下资产转换为电子资产、资产融资、资产交易、资产竞价和融资的功能,其适合构筑多方协作和信息共享等;借助区块链技术,打破原有供应链金融体系中企业融资成本高、协作困难、沟通成本高、交易效率低下的桎梏,打造动态增信资产的综合融资模式,减少实物资产交易时验证与存储、运输的成本;通过分布式账本的架构,建立点对点的信任机制,使得产业链各企业能更为平等的参与到业务链;本发明还能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记录给出合理的评级建议,督促相关参与方增强诚信意识,构建一个信任和诚信的平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86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