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7600.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8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富山秀树;加藤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29C55/02 | 分类号: | B29C55/02;B29C35/04;B29C48/25;B29C48/88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装置 | ||
膜制造装置(1)具有:框体(2),其具备将框体(2)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2a);第一空气喷射部(10),其配置于框体(2)的内部,并朝向被搬运的膜(F)的表面吹送加热空气,该被搬运的膜(F)穿过开口(2a)而在框体(2)的内部与外部之间向规定的方向(MD)被搬运;以及第二空气喷射部(20),其在框体(2)的外部与开口(2a)相邻地配置,并沿与规定的方向(MD)交叉的方向朝向被搬运的膜(F)的表面呈帘幕状地吹送空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以双轴拉伸聚丙烯膜、双轴拉伸聚酯膜等为代表的双轴拉伸膜的制造通常如以下那样进行。首先,通过挤出机使固体原料熔融可塑化,熔融状态下的树脂材料以薄且宽度宽的片状从T模头排出。然后,排出的树脂材料在通过成形辊而冷却固化之后,被纵向拉伸装置和横向拉伸装置在各自的方向上拉伸成膜状。
上述横向拉伸装置具有进行膜的热处理的热处理装置(拉幅烘箱)。膜在通过拉幅烘箱的内部时,被从设置于管道的喷射口吹出的热风加热。此时,膜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被夹持件夹持,且通过扩大对置的夹持件的间隔而沿宽度方向拉伸膜。
拉幅烘箱被划分为沿着膜的搬运方向配置的多个温度调节区域。多个温度调节区域分别调整为不同的温度,在各温度调节区域例如分别进行预热、加热、保温、冷却。在各温度调节区域,多个上述管道隔着膜而在上下分别配置。从管道吹出的热风在吹送到膜之后,主要在管道间的间隙流动,并从拉幅烘箱内部的吸引口被回收。然后,被回收的空气由散热器等热交换器再加热,并由鼓风机、风扇等送入管道而再利用。
规定拉幅烘箱的各温度调节区域的框体由在内部埋入有隔热材料的程度厚的壁材构成。因此,隔热效果高,能够将内部的温度保持在稳定的状态。然而,在最上游的温度调节区域(入口区域)和最下游的温度调节区域(出口区域)分别形成有将框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以至少使膜通过。因此,在这些区域,例如由膜的上下的管道和左右的夹持件围起的空间的压力比大气压高,由此产生热风穿过上述开口而从框体的内部向外部的泄漏。另外,当产生热风的泄漏时,根据框体内的空气的质量守恒定律,还产生外部气体(冷风)向框体的内部的流入。并且,特别是在入口区域,由于膜的搬运而产生伴随流,由此外部气体流入。该伴随流随着膜的搬运速度上升而增加,因此在制造速度为高速的情况下显著。
由于这样的热风的泄漏、外部气体的流入,入口区域以及出口区域的温度变得不均匀,从而存在制造出的膜的品质降低的风险。因此,在拉幅烘箱中,进行了用于抑制热风的泄漏、外部气体的流入的各种对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方法:通过将温度调节区域内的特定的管道相对于膜的表面设定在规定的高度,从而抑制由伴随流引起的影响波及到其他区域。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在拉幅烘箱的上游侧配置的吸引装置而吸引从拉幅烘箱漏出的热风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84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423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拉幅烘箱的各温度调节区域的隔热效果高,热交换器的加热器输出除了在装置起动时暂时升高之外,大致恒定地保持在低的值。然而,在入口区域以及出口区域,加热器输出由于上述热风的泄漏、外部气体的流入而与其他区域相比变高,从而能耗增加。因此,从节能的观点出发,也谋求抑制热风的泄漏、外部气体的流入。
然而,为了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抑制由伴随流引起的外部气体的流入,而需要在入口区域的更上游侧实质上追加具备上述的管道的区域。因此,该方法不一定实现装置整体的节能。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是应对如下情况的方法:为了提高框体内的温度均匀性而以将框体内保持在正压为前提,作为其结果,热风的泄漏增加。因此,该方法丝毫没有对能耗由于热风的泄漏增加而增加进行考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7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