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7214.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8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S·帕德尔;河西克纪;井上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H01H33/57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开关装置,确保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的气密性,可靠性高。在排列方向上贯穿沿排列方向排列于电气室内的开关装置(100A、100B)的共用管道(15)与将共用管道(15)和电气室的外部连通的排气管道(16)的连接部处,设置使共用管道(15)的端部朝内侧弯折而形成的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和使排气管道(16)的端部朝外侧弯折而形成的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在使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的外表面与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与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被两组以上螺栓(46)、焊接螺母(47a)紧固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其具有将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向外部释放的释压结构。
背景技术
在开关装置内发生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的情况下,在开关装置内部会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要求防止这种高温高压气体泄漏到开关装置周围,因此,除了使开关装置的框体具有充分的气密性和刚性之外,一般设置用于将高温高压气体向外部释放来释压的释压结构。以往,存在如下方式,在母线室释压板的前表面设置利用母线室内部的异常压力朝前表面侧移动的褶皱结构的通路,并且利用短路时产生的气体的压力扩开通路,以确保气体的释放路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存在如下方式,释压面板的中央部被配电盘的侧壁呈直角分隔并在各自的分隔区间设置有释压孔,通过将上述释压面板安装于配电盘的侧壁,并使释压面板的分隔区间与配电盘的断路器室、负荷电缆室分别连通,从而即使在配电盘内的任意部位发生电弧发生事故,也能够在不影响其他区间的情况下释放压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存在如下方式,将内部被分隔为连接有进气管道的进气室和连接有排气管道的排气室的框体夹在一对配电盘之间,并且使成对的配电盘各自的下部与吸气室连通,并使上部与排气室连通,以对变压器等进行冷却并将变暖后的空气经由排气管道向室外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1915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实开昭58-874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实开昭62-1326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的技术那样将褶皱结构的通路扩开的情况下,存在在褶皱部分出现因变形引起的强度降低,从而可能无法确保气密性这样的问题。此外,由于在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需要可靠地抑制高温高压气体在意想不到的部位泄漏,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要求高气密性,因此,尤其需要确保管道之间的连接部的气密性。关于这一点,专利文献2中并未公开与释压面板和配电盘的连接部分相关的内容,专利文献3中也并未公开与排气管道和排气室的连接部分相关的内容。另外,通过普通的螺栓连接,在管道的板与螺栓之间会产生间隙,可能无法确保充分的气密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开关装置,确保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的气密性,可靠性高。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沿排列方向排列于电气室内,在各自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区间,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沿排列方向贯穿开关装置,并通过释压管道与多个区间的每一个连通;以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将第一管道与电气室的外部连通,其中,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第一接合部,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部处,第一管道的端部朝内侧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一接合部;以及第二接合部,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部处,第二管道的端部朝外侧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二接合部,在第一接合部的外表面与第二接合部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被两组以上紧固构件紧固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72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波负荷控制方法、网络设备、UE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梯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