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元件安装用吸嘴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97138.X | 申请日: | 2017-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大参义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富士 |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青;安翔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安装 用吸嘴 | ||
元件安装用吸嘴中具有沿着轴向的通气孔的吸嘴头被插入并被固定于圆形管的插入口。吸嘴头是烧结了陶瓷的状态下未进行机械加工的烧成部件,并具备:插入部,被插入圆形管的插入口且在端面具有毛刺;吸附部,具有元件吸附面;及凸缘部,设于插入部与吸附部之间。凸缘部利用插入部侧的凸缘面而与圆形管的插入口的周端面接触,从插入部的外周面到凸缘面的外周缘为止的长度为插入部的壁厚以下。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元件安装用吸嘴。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元件安装用吸嘴,已知有具有沿着轴向的通气孔的吸嘴头被插入圆形管的插入口并被固定而成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吸嘴头,公开了一种具备插入部、吸附部及凸缘部的结构,上述插入部向圆形管的插入口插入,上述吸附部具有元件吸附面,上述凸缘部设于插入部与吸附部之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11156号小册子
在用陶瓷制造这样的吸嘴头时,准备吸嘴头的金属模具,使陶瓷高浓度浆料从凸缘部与插入部之间的边界附近流入并成形之后,从金属模具中取出成形体并进行烧结。在烧结后,对凸缘部中的插入部侧的凸缘面进行研磨,来确保从该凸缘面到元件吸附面为止的长度的精度。并且,将吸嘴头的插入部向圆形管的插入口插入并固定。
但是,在该制造方法中,需要凸缘面的研磨工序,因此存在元件安装用吸嘴的制造成本变高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即便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也会牺牲尺寸精度,这样的话本末倒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鉴于这种课题而作出,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并且尺寸精度较高的元件安装用吸嘴。
本公开的元件安装用吸嘴中具有沿着轴向的通气孔的吸嘴头被插入并被固定于圆形管的插入口,上述吸嘴头是烧结了陶瓷的状态下未进行机械加工的烧成部件,并具备:插入部,被插入上述圆形管的上述插入口且在端面具有毛刺;吸附部,具有元件吸附面;及凸缘部,设于上述插入部与上述吸附部之间,上述凸缘部利用上述插入部侧的凸缘面而与上述圆形管的插入口的周端面接触,从上述插入部的外周面到上述凸缘面的外周缘为止的长度为上述插入部的壁厚以下。
在该元件安装用吸嘴中,吸嘴头是烧结了陶瓷的状态下未进行机械加工的烧成(as fired)部件,因此不需要进行机械加工的成本,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该吸嘴头在插入部的端面具有毛刺。毛刺示出向用于成形吸嘴头的金属模具中注入陶瓷浆料时的注入口。在此,由于从插入部的外周面到凸缘部的插入部侧的凸缘面的外周缘为止的长度(以下称为长度L1)为插入部的壁厚以下,所以即使从与插入部的端面接触的位置向金属模具中注入陶瓷浆料,浆料也遍及金属模具的整个内部空间(包括与凸缘部相当的空间)。因此,即使吸嘴头是烧成部件,凸缘面的精度也较高。另外,吸嘴头利用插入部侧的凸缘面而与圆形管的插入口的周端面接触,因此从圆形管的预定的基准位置到吸嘴头的元件吸附面为止的长度(以下称为长度L2)依赖于该凸缘面的精度。该凸缘面即使如上述那样是烧成部件,精度也较高,因此长度L2的精度也变高。
另外,若长度L1超过插入部的壁厚,则有时浆料不遍及整个凸缘部(尤其是插入部侧的凸缘面的外周缘)而产生空隙,使吸嘴头为烧成部件时凸缘面的精度变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元件安装机50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头单元60的立体图。
图3是保持于吸嘴保持架30的吸嘴10的主视图。
图4是保持于吸嘴保持架30的吸嘴10的纵截面图。
图5是吸嘴头18的纵截面图
图6是吸嘴主体14的组装顺序的说明图。
图7是金属模具90的纵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富士,未经株式会社富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71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