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携式海上示标器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80096365.0 申请日: 2017-11-01
公开(公告)号: CN111386713B 公开(公告)日: 2022-06-10
发明(设计)人: 王裕隆 申请(专利权)人: 王裕隆;沈美云
主分类号: H04W4/02 分类号: H04W4/02;G01S19/14
代理公司: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代理人: 张玮玮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可携式 海上 示标器 系统
【说明书】:

一种可携式海上示标器系统,包括:至少一发射机(transmitter);至少一接收机(receiver),与该发射机进行射频(RF)无线通信,以接收所有这些发射机的数据;以及至少一智能型手持装置,可与该接收机进行Wi‑Fi无线通信以判读处理来自于该接收机的数据。该智能型手持装置具有:一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一主存储器、以及一触控屏幕。其中,该主存储器载有一海标器系统管理员(MB Manager)App应用程序,通过操控该触控屏幕以指示该中央处理器执行该App应用程序,使得该触控屏幕上可分别操作一发射机管理接口、一行程规划接口、一安全巡视接口、一记录回演接口等四种接口,以提供海上、陆上定位/救难的危险警示与安全保障功能。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示标器系统,尤其是指一种提供海上、陆上定位/救难的危险警示与安全保障功能的可携式海上示标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频繁地在广大海洋上从事各种活动,例如:独木舟、海钓、浮潜、潜水等。在从事前述各种活动时,人员如果要进入海中,例如潜水,须要设法标示其位置信息,以免遭海面船只碰撞;如果万一海上气象发生激烈变化,可能会造成人员的失联,而严重威胁生命安全,有必要及时发送求救信号,以通知附近船只或救难单位展开救援行动。

在此举例说明近年发生的海难事件,如:2017年3月5日11名游客,在西巴丹岛北面梭鱼角对开海域潜水,发生意外,魂断异乡。2014年年初,一名潜水游客在泰国普吉岛从事潜水活动时,于浮出水面时遭游艇撞击而身亡。此外,2014年2月有7名日本潜水游客在巴厘岛潜水时被海流冲散,2人失踪。因此,在从事海面活动或潜水时,人身示标与急难通告极为重要,以便海面船只可以知道周围附近潜水员或海面活动人员的位置,以避免发生碰撞;或有潜水员遭遇紧急状况时,可以及时发送求救信号以便对外寻求救援。

参考图1a与图1b,其为根据现有技术的潜水员所使用潜水浮标的示意图;以及根据现有技术的潜水员手持浮标的示意图。如同于图1a中所示,此潜水浮标100长约100~150cm,宽约10~15cm,其颜色为橘红色,防止其浮出水面时遭受海面船只碰撞。目前这种潜水浮标100并无信号发射功能,仅能提供海面船只以目视方式识别与定位,在发生海难时,对救援行动的帮助很有限。

此外,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相关海面急难通告系统为个人位置无线电示标器(PLB:Personal Locator Beacon),其虽然具备求救功能,但其最大缺点为,一旦发送求救信号,即通过卫星辅助搜救系统(COSPAS-SARSAT)通知各救难单位展开救援行动。因此,该PLB仅能使用于求救通告,并无法达成随时提供海面船只潜水员位置,以避免碰撞的功能;且在一般(非急难状态)下,不能用于呼叫船只接应潜水员。同时,市面上的PLB绝大多数设计于陆地上使用,并不适合潜水员。

另外,还有一种采用对讲机概念的海上安全设备,其对讲功能采用模拟信号,对讲机的有效通信距离,一般小于3公里。如果同时多人使用对讲功能,会互相插话干扰。对讲功能由于有效通信距离不足,无助于搜救工作,因此倘若发生失联意外需要改用船舶身份码MMSI数字求救信号,尝试联系船舶VHF话务系统。在这种状况下,人员需拥有船舶身份码MMSI,而附近的船舶必须装备VHF话务系统。但是许多国家并不许可自然人使用船舶身份码MMSI。换言之,该求救信号,在许多国家/地区,可能不受理。

市面上还有一种使用RF发射机/接收机传送人员GPS坐标的海上安全设备,但是潜水员使用的普及率很低,主要的原因是:(1)有效传输距离大约只有10公里,对于海上失联意外的搜救工作,仍有相当大的局限性;(2)缺乏合适的通信协议,倘若太多人同时使用,信号互相干扰的问题,可能会造成重大的通讯困扰;(3)接收机重达5公斤,不适合旅行携带;(4)软件的功能设计,并不包括人船撞击危险警示、逾位(超出安全范围)危险警示、以及逾时(超出安全时间)危险警示。

综上所述,目前在海面活动所需要的海上人身安全示标器系统,其功能确有不足,极有改善的必要,以确保海上活动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裕隆;沈美云,未经王裕隆;沈美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6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