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生棉条施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4573.7 | 申请日: | 2017-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3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S·约恩松;C·达尔奎斯特;S·卡尔斯泰特;M·阿莱马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希提卫生与保健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26 | 分类号: | A61F13/2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先;王永建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 棉条 施加 | ||
一种用于卫生棉条的施加器,其包括内管和外管,该内管可在外管内滑动,该施加器具有前端,其中外管的内表面包括靠近外管后端的环形突起,并且外管的内径在环形突起后方小于环形突起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棉条施加器。
背景技术
卫生棉条是女性卫生吸收性产品,用于吸收使用者体内的经血流体。卫生棉条可带有或不带有施加器。当没有提供施加器时,卫生棉条通常由使用者手动插入。但是,许多妇女更喜欢使用施加器来促进卫生棉条的插入和/或这是出于卫生原因。
已知的卫生棉条施加器通常包括彼此成伸缩关系设置的两个圆柱形管,一个管可在另一管内滑动。在一种设置中,卫生棉条设置在外管内,而内管在卫生棉条后面设置在外管内,并且在向后的方向上延伸到外管的外部。在使用中,使用者将外管插入体内并沿向前方向将内管的向后延伸部分向卫生棉条推动,并且内管的前部与卫生棉条接触并将其从外管中推出并进入用户的身体。应当理解,由于内管仅部分地插入到外管中,因此这种施加器相对笨重。
在另一种设置中,施加器可被称为“紧凑型”或“可塌陷”施加器,卫生棉条位于内管中,而内管几乎完全容纳在外管中。这提供了更紧凑和不显眼的施加器。在这种施加器中,使用者在使用中首先沿向后的方向拉动内管的暴露后部,以使内管相对于外管向后滑动,从而露出内管的大部分。当内管相对于外管滑动时,卫生棉条的前端可被外管接合以在内管向后延伸的同时帮助将卫生棉条保持就位。以这种方式,卫生棉条相对于外管停留在适当的位置,同时内管向后滑动并向外管的后方延伸。内管相对于卫生棉条和外管的这种运动导致内管在卫生棉条之上向后滑动,并使卫生棉条留在外管内。一旦卫生棉条不再保持在内管中并且内管位于卫生棉条的后方,就可以将外管插入使用者的体内,并且可以沿向前方向朝向卫生棉条推动内管的向后延伸部分。内管的前部随后理想地与卫生棉条接触并将卫生棉条推出外管并推入使用者体内。
期望提供一种紧凑型的施加器,该施加器允许使用者更准确、容易和舒适地将卫生棉条插入体内。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卫生棉条的施加器,该施加器包括内管和外管,该内管可在该外管内滑动,该施加器具有前端,其中该外管的内表面包括靠近外管后端的环形突起,并且外管的内径在环形突起后方比在环形突起前方小。
施加器可以是紧凑型的。施加器的内管可被构造成接收卫生棉条。前端是指施加器的前端或远端,即施加器插入人体的部分。后部或后端是指施加器的后端或近端,即施加器的未插入体内并由使用者操作的部分。
当使用者使用施加器插入卫生棉条时,需要最小的力才能将卫生棉条从外管中弹出。这是因为如果卫生棉条未与阴道腔正确对准并且突然强行弹出,则使用者不希望自己引起不适或疼痛。尤其是卫生棉条的新使用者,可能会发现很难正确对齐和插入卫生棉条,并且可能会更加谨慎,并且相当缓慢地将卫生棉条从外管中推出。
如果在向前推动内管以弹出卫生棉条的同时内管和外管未沿着施加器的纵向彼此紧密对准,则弹出卫生棉条所需的力会增加。内管的纵向轴线与外管的纵向轴线之间的角度越大,将卫生棉条从内管推出的难度就越大。这是因为内管的前端与外管的内表面接触,从而增加了内管相对于外管的运动阻力。
通过规定外管的后部的内径小于外管的主要部分或中心部,内管可以由外管的后部引导以在沿着或至少与外管纵轴线紧密对准的一个方向上向前移动,从而减小了将卫生棉条从外管中推出所需的力,并改善了卫生棉条与阴道腔的对准。这使得插入卫生棉条的过程对于使用者而言更容易和更舒适。
环形突起可以构造成在内管的前端处或附近与内管外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突起接合,从而防止内管完全滑出外管的后端。
环形突起后方的外管内径可以大于环形突起的区域处的外管内径。可选地,在环形突起后方的外管内径可以与在环形突起的区域处的外管内径相同或相似。在这种情况下,环形突起可以采取台阶的形式,该台阶在圆周方向上围绕外管的内部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希提卫生与保健公司,未经易希提卫生与保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45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LED显示系统及LED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