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计费系统过载期间查询拒绝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1864.0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1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古斯塔夫·阿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4 | 分类号: | H04L12/14;H04M1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陈慧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计费 系统 过载 期间 查询 拒绝 方法 | ||
描述了用于在线计费服务的方法和系统,当在线计费系统处于过载状态时,该在线计费服务选择性地拒绝其接收的与提供电信服务的计费相关联的计费控制请求(CCR)。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在线计费系统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处理这种在线计费系统的过载情况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二十世纪90年代,预付费服务作为一种新的增值服务出现在电信行业中。与更传统的合同服务不同,预付费服务需要实现实时计费,以确保预付费用户的帐户中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他们请求的服务。实时计费的初始实现使用智能网络方法。该解决方案针对语音服务效果很好,但是作为一种与数据服务相关的跟踪实时计费的技术却不足。因此,这致使在通信系统中实现专用服务计费节点。
一般而言,在线计费是一种例如实时地与账户直接交互、并控制或监视针对服务使用的计费的机制。在线计费通常还包括定价功能,该定价功能可以用作用于确定服务使用费用的信息的一部分。服务元素在服务被交付给终端用户之前和期间实时接入在线计费。此外,在线计费可以包括检查信用是否可用、信用预留以及在服务完成后从终端用户的帐户中扣除信用,以及退还未使用的预留信用。
图1示出了一个在线计费系统的示例,包括服务计费节点,以及它与通信系统中的节点的交互。其中,服务节点100与在线计费系统102进行交互。服务节点100根据来自在线计费系统102的指令监视分配的计费量的使用。例如,服务节点100可以是向至少一个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元件,例如,服务器、代理、网络接入服务器、SIP代理或应用服务器(例如,消息传递服务器)、内容服务器或游戏服务器。如图1所示,首先执行步骤106以在服务节点100和计费系统102之间建立计费会话。基于会话的计费控制使用查询(interrogation)信号,并且在线计费系统102保持会话状态以用于基于会话的计费控制。这些查询的示例包括:初始查询,以启动计费过程;中间查询,以在提供服务时请求新的配额;和/或最终查询,以退出基于会话的计费控制过程。在计费过程中,查询(interrogation)用于报告已使用的配额并请求新的配额。
在步骤106中建立计费会话之后,服务节点100将在步骤108中执行服务交付。然后,服务节点100将向在线计费系统102转发查询,以便报告已使用的配额或为正在被交付的服务请求新的配额。然后,基于查询,在线计费系统102将在步骤110中执行定价会话,以根据定价逻辑来确定服务节点100所交付的服务的计费。
计费会话可以包括:例如,如Diameter信用控制应用(在RFC 4006中规定)中所规定的,与信用控制请求(CCR)相关联的参数,并且下文根据图4进一步描述。
尽管在单个服务交付的上下文中向单个终端用户设备提供了上述示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实际的实现中,计费系统102将同时为大量终端用户设备处理实时计费。这意味着在线计费系统102将接收大量查询信号,并且在某点可能变得过载,即,达到预定接收信令负载,其超过基于其系统能力的预定阈值。
当在线计费系统变得过载时,其不能立即处理所接收的所有查询信号,而是可以选择将一些查询信号排队在缓冲区中,以便稍后在其系统资源允许时处理。将查询信号排队以便由在线计费系统稍后处理的动作在本文中被称为“查询拒绝”、“CCR拒绝”或仅仅是“拒绝”。如上所述,并且如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查询信号包括:初始计费会话建立查询信号,中间查询信号,以指示使用和/或请求新配额;以及最终查询信号,以结束计费会话。当面对过载情况时,常规的在线计费系统相当简单地仅拒绝初始计费会话建立查询信号(即,不拒绝中间或最终查询信号),这是由于确保这种查询信号尚未消耗任何网络资源。通常,拒绝除初始查询信号之外的其他请求被认为是危险的,因为它很可能拒绝报告网络使用情况,从而导致运营商的收入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1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