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屑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9955.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5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中嶋弘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极动焊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K1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日本爱知县日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屑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屑回收装置(1),回收用电极头修磨器(10)切削电极头(11)时产生的切屑(M1)。固定在电极头修磨器(10)上的盖壳(2)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的矩形板状的第一侧壁(3)和第二侧壁(4)。在第一侧壁(3)上连接有空气抽吸工具(7)。在第二侧壁(4)的下部形成有空气引入孔(15)。空气引入孔(15)朝向盖壳(2)的内部逐渐靠近盖壳(2)的内侧面和内底面倾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屑回收装置,该切屑回收装置在用电极头修磨器(tipdresser)切削点焊用电极头的顶端时,回收由切削作业所产生的切屑。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点焊在反复进行焊接作业时氧化皮膜会附着于电极头的顶端。而且,如果在氧化皮膜附着于电极头的顶端的状态下直接进行点焊,则焊接部的质量会下降,因此通常进行用电极头修磨器定期切削电极头的顶端以去除氧化皮膜的作业。
但是,如果用电极头修磨器切削电极头的顶端时产生的切屑附着到装置的驱动部,则该驱动部的负载提高,在最坏的情况下,装置有可能发生故障,因此最好在切屑产生之后立即进行回收。
为了解决此问题,通常已知在切屑产生之后立即进行回收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切屑回收装置包括覆盖电极头修磨器的切刃部而固定的盖壳(cover case),该盖壳呈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状。在盖壳上连接有从该盖壳的内部抽吸空气的空气抽吸工具(air suction tool)、以及将压缩空气引入盖壳内部的空气引入单元。空气抽吸工具连接至盖壳的水平方向上的一端,而空气引入单元连接至盖壳的水平方向上的另一端,利用由空气引入单元引入盖壳内部的压缩空气所产生的湍流使切屑悬浮,同时通过用空气抽吸工具抽吸盖壳内部的空气从而使切屑与空气一起移动并回收到切屑回收箱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申请公开第2016/15162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切屑回收装置的盖壳具有在水平方向上较宽的形状,以使空气引入单元在盖壳上的安装部分不会干扰电极头修磨器。因此,存在装置整体大型化,需要较大安装空间的问题。
为了避免此情况,考虑不在切屑回收装置中设置空气引入单元。
但是,如果不在切屑回收装置中设置空气引入单元,则盖壳内部远离空气抽吸工具的一侧区域的抽吸力减弱,特别是在盖壳内部离空气抽吸工具最远的区域内切屑的回收能力有可能下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状紧凑且切屑回收能力高的切屑回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盖壳上将空气抽吸机构和空气引入孔相对设置在接近的位置,并且在空气引入孔的形状上下工夫。
具体而言,以可以回收用电极头修磨器的切刃部切削点焊用电极头的顶端时产生的切屑的切屑回收装置为对象,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即,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屑回收装置包括:箱形的盖壳,覆盖所述切刃部固定在所述电极头修磨器上,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的矩形板状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空气抽吸机构,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壁,抽吸所述盖壳内部的空气;空气引入孔,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壁上,在所述空气抽吸机构进行空气抽吸工作时将空气从所述盖壳的外部引入内部;以及切屑回收机构,回收与由所述空气抽吸机构抽吸的空气一起移动的切屑;所述空气引入孔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壁的下部,并且朝向所述盖壳的内部逐渐靠近所述盖壳的内侧面和所述盖壳的内底面中的至少一个倾斜。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入孔呈沿着所述第二侧壁下部的角部以L字形延伸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极动焊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极动焊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9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