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光源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7659.7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2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关俊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S5/022 | 分类号: | H01S5/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欧阳柳青;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光源 单元 | ||
在壳体(10)设置有槽(V1a),激光振荡元件(30a)的电极(3b)和激光振荡元件(30b)的电极(3a)被插入到槽(V1a)中。在槽(V1a)的内部,存在对激光振荡元件(30a)的电极(3b)和激光振荡元件(30b)的电极(3a)进行电连接的导电层(1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多个激光振荡元件的激光光源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投影仪等投射型显示装置的光源,半导体激光器等的激光振荡元件受到关注。激光振荡元件具有振荡出的光的单色性、该光的高指向性这样优异的特性。此外,激光振荡元件还具有以低功耗驱动这样的优点。因此,激光振荡元件被期待作为代替现在普及的灯的光源。
然而,难以使一个激光振荡元件产生投射型显示装置中需要的光量。因此,在投射型显示装置中,一般而言,使用由多个激光振荡元件构成的光源。
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在投影仪(投射型显示装置)中,使用由多个激光振荡元件(半导体激光器)构成的光源。以下,将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技术也称作“相关技术A”。此外,以下,将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技术也称作“相关技术B”。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097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562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具备多个激光振荡元件(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源装置等的激光光源单元中,为了降低成本,要求结构简易。在相关技术A、B中,为了驱动多个激光振荡元件(半导体激光器),需要基板,因此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易化的激光光源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激光光源单元具备:第1激光振荡元件和第2激光振荡元件;以及壳体,其保持所述第1激光振荡元件和第2激光振荡元件,所述第1激光振荡元件和第2激光振荡元件分别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在所述壳体设置有槽,所述第1激光振荡元件的所述第2电极和所述第2激光振荡元件的所述第1电极被插入到所述槽中,在所述槽的内部存在对所述第1激光振荡元件的所述第2电极和所述第2激光振荡元件的所述第1电极进行电连接的导电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壳体设置有槽,所述第1激光振荡元件的所述第2电极和所述第2激光振荡元件的所述第1电极被插入到所述槽中。在所述槽的内部存在对所述第1激光振荡元件的所述第2电极与所述第2激光振荡元件的所述第1电极进行电连接的导电层。
由此,在不使用基板的情况下,在壳体的槽的内部,所述第1激光振荡元件的所述第2电极与所述第2激光振荡元件的所述第1电极电连接。因此,能够提供结构简化的激光光源单元。
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式以及优点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激光光源单元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激光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激光振荡元件的外观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激光光源单元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激光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激光光源单元的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7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继电器
- 下一篇:外观检查装置、外观检查方法